所谓“唐宋八大家”其实并不是这些人所处的朝代选出来的,而是明朝人搞出了的东西 。明初,一位叫朱右的人选编了一部《八先生文集》,第一次将唐宋时期的八位散文大家拢在了一起 。而这,正是“唐宋八大家”的说法的起源与雏形,在此之前是没有什么“八先生”“八大家”之说的 。后来,明朝中期的唐顺之编纂《文编》时,凡涉及唐宋时期的文章更是只取“八先生”之作,其他人的一概不录!到明朝后期,一个叫茅坤的“朱唐狂热粉”又根据朱右、唐顺之的调调,将“八先生”的文章编成了一部《唐宋八大家文钞》 。自此,所谓“唐宋八大家”之说才最终固定了下来 。
【唐宋八大家谁官最大?】
换句话说,所谓“唐宋八大家”其实是明朝人选出来的 。在这八位活着时,并没有这个称呼或说法 。那么,所谓“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哪八位呢?唐朝两位——韩愈、柳宗元,宋朝六位——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这其中,苏洵与苏轼、苏辙是父子关系;欧阳修与苏轼、苏辙、曾巩是“师生”关系,苏轼、苏辙曾巩三人是科举“同年”(同一届科举考试考中的进士),都是那一届科举考试的“主考”欧阳修挑出来的进士 。

文章插图
那么,所谓“唐宋八大家”里谁的官最大呢?毋庸置疑、必须是王安石,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里唯一的正牌国公——舒国公、荆国公!此外,王安石还出任过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宋王朝妥妥的“宰相”!在王安石死后,甚至还被宋徽宗赵佶追封为了舒王 。生前拜相封公、死后追赠王爵,这已经几乎是中国古代大臣的“天花板”了 。再往上,恐怕也就只有那些篡位的权臣了……
仅次于王安石的是欧阳修,欧阳修曾经担任过宋王朝的“副相”——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追赠康国公、兖国公,后又改封秦国公、楚国公 。生前位列副相、死后追赠国公,虽然比王安石的待遇略微低了那么一点点,但也已经快要接近“天花板”了!
苏轼曾短暂担任过礼部尚书并长期担任多个州的知州,死后被追赠太师;他的弟弟苏辙曾经担任过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死后也被追赠了太师 。虽不及拜相封公的王安石、欧阳修,但官职也不算低了 。二人的父亲苏洵虽然文采出众,但对于官场缺乏兴趣,终其一生都没有出仕为官,是“唐宋八大家”中唯一一个没有官职在身的 。
至于唐朝的那两位,韩愈曾经担任过吏部侍郎,死后追赠礼部尚书 。大概其与苏轼、苏辙兄弟属于同一个层次,比王安石、欧阳修要混得差一些,但官职也不算低了!至于被追封的那个伯爵——昌黎伯,已经是宋朝的事情了 。
柳宗元要比韩愈稍微差一些,虽然祖上出过“宰相”柳奭,但他并没有那么好的命 。“永贞革新”期间,因为与王叔文关系密切,柳宗元也曾经风光过一段时间 。但因为“永贞革新”时间太短,柳宗元的官职并没能升迁到多高 。不久之后,“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后来又担任过柳州刺史 。终其一生,几乎都是处于“不得志”阶段,官职也主要局限于地方、而且以被“贬谪”居多,差不多只比终生没有出仕的苏洵高那么一点点……
曾巩这个人的仕途相对要平缓一些,既没能像王安石、欧阳修那样拜相,但也没有苏轼那么坎坷,平平安安当了好几个州的知州之后调回开封担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后来又升任了中书舍人 。但看淡了名利的曾巩却不想干了,上书请辞中书舍人 。几个月后适逢母丧,于是曾巩被解职回家守孝,第二年便去世了 。
- 为什么古代从商地位低下?
- 森林防火标语有哪些 森林防火八字标语
- 脾胃虚弱可以吃什么 脾胃虚弱吃什么食物好
- 中国为什么会称为中国呢?
- 宝宝算命生辰八字 宝宝生辰八字分析
- 唐宋八大家谁的官职最大?
- 八字怎么才是纯阴 八字纯阴是为什么
- 2021年5月22日农历四月十一出生的孩子八字是什么
- 薛仁贵手下八大猛将最后结局如何?
- 2021年农历十二月出生的人命运与五行八字取名方法揭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