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原题为:新华社连发“如此美国”系列评论,戳破“山巅之城”神话泡沫
自诩“山巅之城”的美国,“灯塔”效应早已不再……
近日,新华社连发五篇评论,以事实为依据,从信誉、规则、民主、道义、人权等多个方面,向美方发出“灵魂拷问”,系统揭批美方霸权霸凌霸道本质,无情戳破“美国神话”的肥皂泡 。

文章插图
1
如此美国,何谈信誉?
“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这才是美国不断探索进取的荣耀 。”中情局局长出身的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的这句“名言”,用来概括美国政客的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再合适不过 。
曾几何时,“山姆大叔”被视为美国诚实可靠的品性形象,美利坚模式也被不少国家奉为圭臬 。但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发现,在美国漂亮的“皇帝新衣”之下,竟藏着那么多撒谎、欺骗、抹黑、胁迫和对抗 。美国,这个系统培养出大批谎言制造者、传播者的国家,正一步步沦为“谎言帝国” 。正如《纽约时报》所言,“美国已经失去信誉” 。
从将一管白色粉末当作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到资助“白头盔”组织捏造叙利亚拥有化武的证据;从收买媒体人操纵舆论、资助非政府组织炮制“黑证”污蔑他国,到滥用话语霸权干涉别国内政、满世界提供“黑金”煽动政变……在“美式荣耀”的“激励”下,“山姆大叔”一言不合就设陷阱、带节奏、搞恫吓、举大棒,自以为可以蒙骗世界、为所欲为,殊不知早已失信于国际社会 。2020年,由《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BAV咨询公司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共同进行的“最佳国家”评比显示,世界对美国的信任度自2016年下降了50%,降幅居世界首位 。
美国的信用透支不仅源于其“谎言外交”的败露,还源于充斥其国内的谎言和欺骗 。在这个被党争撕裂的国家,政敌间相互欺诈打压,为捞取政治利益浑水摸鱼蒙蔽普通民众、牺牲民众的利益已是家常便饭 。从口惠而实不至的选举承诺,到“棱镜门”大规模监听,再到充斥偏见、虚假信息和政治斗争的媒体报道……美国民众的失望和不满不断累积,对政府的信任不断丧失 。全球知名公关咨询公司爱德曼发布的2022年全球信任度调查报告显示,美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仅为39%,接近1958年以来历史低点 。
美国政客失信的根源在于其对公理的轻慢、对信义的漠视,企图通过混淆视听达到短期的、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必孤 。美国总统林肯说过,“你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人 。”若美国继续自欺欺人、掩耳盗铃,最终只会将自己变成孤家寡人,被国际社会、被历史抛弃 。(记者温馨)
2
如此美国,何谈规则?
最喜欢拿“规则”说事儿,却又最不把规则当回事儿,美国就是这样“双标”和虚伪 。
近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声称,在俄乌冲突中“大国不能欺负小国”的国际秩序基本规则遭到破坏 。站在“道义制高点”上指责他国时,美方似乎全然忘记自己的所作所为——
2003年,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以“清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名对伊拉克发起攻击,造成数十万人伤亡,100多万人无家可归;2020年,悍然出动无人机,“定点清除”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绕开安理会集体安全机制不顾联合国大会连续多年通过决议要求其终止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依然滥施单边制裁 。
-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人?
- 怎样做一个沉稳老练的人?
- 遗下人指的是什么人?
- 法拍房便宜的原因?
- 搞笑的歇后语都有哪些?
- 勇于挑战的座右铭 遇到挑战要勇敢座右铭
- l2自动驾驶有什么功能
- 1997年属牛24岁运势
- 打春和春分是什么意思 打春和春分的不同
- 合同履行中三种抗辩权的区别与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