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青年寂寞空虚冷( 二 )


都说“宅男费纸,宅女费电”,独居的“空巢青年”们,可以没有爱人,但是不能没有电,更准确地说,万万不能没有流量 。
李渊每月都要用掉2个G的流量,等车时、餐厅里、地铁上,一有空,她就忍不住打开手机刷各种消息……为此,她不得不买了流量无上限的199套餐包 。
流量是“空巢青年”们的血槽,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流量耗尽的焦灼感会让他们不得不及时充值补血 。这一点在“空巢青年”最爱的消费类目排行榜中可窥一隅 。
主打流量的“充值业务”,超过了占据淘宝相当大交易量的“服饰”类目,高居榜首 。空巢的他们,也渴望与人交流 。而网络和电话,就是他们链接世界的纽带 。
感谢发达现代科技,让独自一人在京漂泊的思琪能通过视频通话,每天见到诸暨老家的妈妈和在墨尔本读研的男友 。有时她会把视频通话切换成语聊,为的是不让妈妈看见自己一脸憔悴,坐在屏幕前吃外卖的样子 。
和男友的聊天时间,从最初的每晚3小时还意味未尽,渐渐缩短到2个小时、1个小时、半个钟头甚至15分钟……这段感情还能继续多久,她也不知道,只要每天下班后能在屏幕上看看他的样子,告诉她每天在澳洲发生的新鲜事儿,她就很满足 。
【“空巢”青年寂寞空虚冷】零食和电影是“空巢青年”的情绪解药
心灵空虚,可以用流量和话费来填补 。至于胃呢?就用外卖和零食来解决 。来自江南小镇的思琪,吃不惯北方的面食,时不时会点一份外婆家的东坡肉、蟹黄豆腐配米饭打打牙祭 。
外卖也是“空巢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空巢青年”最爱的外卖食品以“一人份定食”为主,中式炒饭、盖饭以营养丰富、量大管饱的压倒性优势居于首位 。谁说一个人的晚餐很孤独,美剧和网综是最好的下饭小菜 。
零食也是不能少的,不二家的橘子味儿棒棒糖、张君雅小妹妹的巧克力圈也是思琪每月定时补仓的必备零食 。和思琪一样,许多“空巢青年”会定期购买零食“投喂”自己 。
无论是排遣背井离乡的孤独感,还是化解无形的生活压力,抑或是满足自己尝鲜的好奇心,和被馋虫勾引的旺盛食欲,零食总是最好的解药,因此也成为“空巢青年”最爱网购的五大商品之一 。
“文艺青年”通过阅读找到精神上的理想国,而“空巢青年”则选择遁入电影制造的太虚幻境中,实现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
在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做技术的凯文,是个典型的漫威粉,一有超级英雄电影上画,他必须第一时间刷首映,这样才能在漫友圈中占据话语权高地 。美国队长、银河护卫队、复仇者联盟……无论续集还是前传,他一场不拉地看了下来,这是他单身时最快乐的时光 。
数据显示,在过去1年,在淘宝用户中,有375万空巢青年曾经买过一张电影票到电影院去观看电影,并且有6.8万空巢青年平均每个月都要独身一人去看电影 。
和“做梦”一样,电影也是无需他人参与,也可体验到的娱乐享受 。只要买一张电影票,把身体交给座位,把头脑放空,等待灯光渐暗,屏幕亮起,这个造梦工厂,就能带你完成一次90分钟的造梦之旅 。
无论是零食,还是电影,都能通过感染肉身,直抵内心最深处的渴望 。如果用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来演绎,外卖是满足“空巢青年”基本生理需求的存在,而零食和电影,则提升到了爱和归属的更高层次,乃至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实现,起到了情绪安抚,身份认同的功效 。
谁说我们孤独的?其实我们好着呢
调查中显示,“淘宝到家”是“空巢青年”使用的高频业务 。无论是买菜送水果、还是洗衣做饭的保洁业务,都能在淘网上找到专人代办 。甚至连“按摩推拿”、“汽车美容”这类相对小众的服务,在“淘宝到家”上,也成为经常被空巢青年“翻牌子”的前五名业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