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青年寂寞空虚冷

“我们住在十几平方米的出租房,孑然1身,挤着2小时的地铁,3餐外卖,4季淘宝,5感正常,6点下班,7点健身,一天平均点击手机1000下 。”在网上流传的《一只空巢青年的独白》一文中,一连串数字化的行为排比,描摹出了空巢青年的鲜活日常 。在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下,“空巢青年”这一群体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
日前,淘宝也发布了一份空巢青年数据报告,在全网中“捕捞”到了5000万个空巢青年,他们年轻、单身,独自一人在异乡打拼 。他们有着不同程度的空巢特征,比如爱吃外卖和零食、爱一个人看电影 。他们虽然独居但并不孤僻,热衷在网上与人交流,闲鱼上80%的技能帖都是他们所贡献的,呈现出了很强烈的分享欲望 。
谁说空巢青年“寂寞空虚冷”?

“空巢”青年寂寞空虚冷

文章插图
从以上种种来看,空巢青年虽然空巢,但并不空虚 。“淘宝”、“闲鱼”这些带有轻度社交属性的电商平台的勃兴,不仅填补了青年们“空巢期”物质上的匮乏,更关键的还在于为他们提供了在独处与交流之间自由切换的空间 。
正因如此,空巢青年们得以进退自如地切换身份 。想社交时,在兴趣为纽带形成的众多网上社群中热衷分享购物心得、技能帖子,不少人还能成为某个领域中的“大神” 。想独处时,也能“一键下单”自己自足,守住一方自我的小天地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代文人志士的人生志愿,就这样被空巢青年改写并实现了 。
一切社会学问题,都会找到对应的经济学解决办法 。“空巢青年”无需自怜自艾,更无需汹涌而来的“社会关爱” 。在淘宝和闲鱼上,在自发形成的“空巢经济”大潮里,他们玩得欢着呢 。
每晚10点是“空巢青年”出没高峰期
在广州生活的李渊就是这样一枚典型的空巢青年 。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内容运营的她,和无数南下打工的湘军老乡一样,她也离开了娄底老家,来到这个南方大都市打拼 。
空窗期的李渊最近考虑买条狗,在淘宝搜宠物周边产品
3个月前,她刚结束了一段“三观不合”的恋情,如今正处在感情的空窗期 。记得刚分手那阵,回家时面对空无一人的住所,还时不时涌上一阵孤独感 。如今的她更懂得如何取悦自己,过上丰足的单身生活 。
谁说单身狗就活该孤独?比起恋爱时和男友腻歪在一起的她,如今和同事的关系更近了一步 。如果不加班的话,她会和同事一起聚餐 。挖掘公司附近好吃的小店,是他们最大的兴趣交集 。
晚上9点多,李渊回到租在五羊新邨的小公寓中 。打开电视、换上家居服、坐在马桶上习惯性地打开手机刷淘宝,这几个连续动作几乎成了仪式感般的存在 。
根据淘宝发布的“空巢青年”数据报告,在一天的24小时里,几乎每个时间段都留下了“空巢青年”的活动轨迹 。但每晚的10点左右,是他们“出没”的高峰期 。
此时正是他们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开始夜生活的时刻 。白天,他们不得不在现实生活中讨好世界,晚上,他们选择在淘宝上取悦自己 。
李渊打开了“有好货”推荐的设计师手链,又根据“猜你喜欢”进入了另一家卖手冲咖啡壶的小店,最后再往收藏夹里放了一款全智贤在《人鱼的传说》中戴的同款潮牌墨镜 。
就如同已有孩子的男性回家前,习惯在车上抽根烟再走一样 。在洗澡前坐在马桶上刷淘宝,和看网综、追美剧一样,成了李渊这样的空巢女青年取悦自己的小癖好 。
可以“无爱”不能没电,流量就是血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