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太太“赚了一辈子钱终于买了房”和美国老太太“买房还了一辈子钱”的故事曾广为流传 。但随着中国年轻人的消费观念转变 , 这样的现象已在悄然改变 。
“五四”青年节前夕 , 花呗发布的《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显示:和中国人传统习惯“储蓄消费”不同 , 90后正养成新的“信用消费”习惯 , 和人们认为90后消费不理性、挣钱少信用低的刻板印象相反 , 他们对信用的珍视远超上一代人 , 99%的“90后”凭信用消费后会按时还款 。
报告同时显示:二次元消费已从小众消费逐步成为了主流 , 漫画这种曾经风靡的读物已它被90后淘汰 , Cosplay和手办(收藏性人物模型)成为了90后们的最爱 。

文章插图
4个90后1个用花呗
信用消费取代储蓄消费成年轻一代新选择
中国人重储蓄轻消费 , 这个一直令经济学家头疼的问题 , 在90后身上或许有了答案 。相较于走“储蓄消费”路线的父辈们 , 如今的年轻人更习惯信用消费 , 不再先存钱后花钱 。
【花呗年轻人消费报告出炉】花呗90后占比47.25%
数据显示 , 中国近1.7亿90后中 , 超过4500万开通了花呗 , 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人在用花呗进行信用消费 。这种消费习惯的变化 , 在越年轻的人群中越明显 。近40%的90后把花呗设为支付宝首选的支付方式 , 比85前高出11.9个百分比 。
近4成90后用户把花呗设为支付宝支付方式首选
之前有媒体调查 , “月入5000元的年轻人比月入2万元的更敢花”的现象 , 有了有力的数据证明 。
1994年出生的李巍 , 是一名花呗重度用户 。临近大四毕业期间 , 他在北京一间地下室内做自媒体创业 , 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 , 办公室里的装置 , 包括价值2000元实木桌、500元沙发等都来自花呗 。与父辈注重“量入为出”“节约才是硬道理”不同 , 李巍们观念的变化 , 对一直在千方百计扩大内需的中国经济来说 , 无疑是一种好兆头 。“花花得起的钱 , 不一定非得是现钱 。”李巍说 。
对信用认知超过上一代
90后比你想象中靠谱!准时还款率高达99%
年轻人花钱不理性 , 90后收入低信用不好 , 对年轻人的轻视似乎根深蒂固 。今天90后要想从金融机构办张信用卡 , 有可能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不过 , 花呗的报告显示 , 对90后的轻视是一种毫无根据的成见 。当人们在感慨一代不如一代时 , 实际情况确是 , 一代比一代强 。
近七成花呗年轻用户每月消费在授信额度三分之二以下
从花呗的数据可以看出 , 90后们的信用消费非常理性 , 爱花钱却并不任性 。近七成(69.41%)的花呗年轻用户都能做到“月月有余” , 每月花销控制在授信额度的2/3以内 。
成长在信用理念、信用应用不断普及下的90后 , 对信用的认知和珍视程度也比“老一代”更强 。从花呗预先花完钱后 , 90后按时还款的人数比例比高达99% 。
超过99%的90后花呗用户能按时还款
今年23岁的苏杭 , 17岁就离开老家吉林四平伊通县去长春闯荡 , 因为工作频繁变动 , 收入不稳定 , 他在网上屡次申请信用卡未通过 。2016年10月 , 在朋友的推荐下开通了花呗 , 现在基本日常花销、生活缴费都在用它 , 苏杭说:“看到有额度就是觉得自己是被信任的 , 所以就很珍惜 , 与其说它方便了生活 , 不如说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和理财观念 , 坚持当月花、当月还 , 就是在不断提升信用” 。
- 因消费欺诈的诉讼时效 欺诈消费者的诉讼时效
- 阿里发布首个“网红互联网消费影响力指数”
- 支付宝花呗逾期了还了多久可以用
- 2017消费金融世界论坛暨博览会
- 唯品会 支付 唯品会线上消费
- 限制消费令是不是黑名单
- 2017天猫38女王节消费者必看规则
- 跨境电商规模和增长速度 跨境电商消费规模扩大
- 支付宝消费券组队退出后可以再进吗
- 如何找到一个与众不同的点去打动消费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