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对老师感谢的书信 给老师的感恩信作文】
感谢恩师
——画师陈老师
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瞬数载春秋 。感念师恩难忘, 特作此文以聊表心意 。尤忆当年您对我的殷切教诲,使得我在素描静物写生的道路上突飞猛进,虽然仅学习了短短的2年时间,但是您面对我的不耐心与急于求成的心态,丝毫未感到不悦,不断纠正我的细节错误,阴影的描摹,尺寸的精确比对......使得我在写生作品时终于有所进步 。

文章插图
“素手描摹丹青,敬恩师教诲 。学无终老,感恩神圣师谊 。” 三尺燕台任骋驰,一片丹心德谊深,您辛勤培育学子的殷切期望与高尚情操,早已深深镌刻在我们学生的心上,永难忘怀 。
幼年拜师于陈老师门下,尚且青葱懵懂 。年少无知的自己,跟随着老师从最基础简单的理论课开始, 了解到素描的起源与发展 。这是一种早年流行于德国的民间绘画, 类似于中国的白描 。今天所能看到的素描是由德国早期的民间木刻的版画发展而来的 。
“起初只是一些出自民间作坊里的宗教性题材的版画,随后在民间广泛流传——但那时并不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存在 。直到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才发现了其独特的表现魅力 。” 陈老师不厌其烦地循循善诱,并不断善意提醒着开小差的同学 。然而很令人不悦的是,年幼的我便是这一众不认真听理论课中的一员 。
当时的我十分反感教条式的照本宣科,便一甩手开始了自己的随机创作 。瞄到老师背包位置的不远处的一个白色石膏雕像,我便麻利地攥着新购买的4B铅笔开始洋洋洒洒地进行艺术工作 。
台上的老师讲得酣畅淋漓,台下的我画得如痴如醉,好不快活 。但是,一下课,陈老师便点名要看我的作品 。
几句搪塞,我想推却 。然而陈老师笑了笑,问道:“ 素描起稿的时候,需要使用几号的铅笔呢?”
看到我不知所措的样子,陈老师似乎并不想听我的答案,他拾起我的4B铅笔,侃侃而谈:“一般素描起形用较硬的铅笔,如HB,2B;表达明暗关系时用较软的铅笔,如5B,6B;深入刻画时用4B,5B,6B均可......这些以后深入学习的时候再告诉你,但是你今天选择全程使用4B铅笔作画肯定是不正确的选择了 。要注意听课哦,下不为例 。”

文章插图
陈老师望了羞愧的我一眼,只是重新递给我一张写生纸张,鼓励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
陈老师以问询这样一种如此简单的方式,委婉地提醒我认真听课,既顾护了我的虚荣心,又提醒了我理论知识对于素描绘画的重要性,创作时实践与理论二者缺一不可 。也让我的年少轻狂有所收敛 。更加明确了脚踏实地地掌握系统理论对于素描创作的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 。也为我今后的素描的发展的可持续性做好了坚实的准备 。
还有一次,是在学习素描一段时间之后, 我在绘画石膏的阴影方面出现了瓶颈 。明暗交错的叠加,可以很简单,但是我却一直无法体现出立体感 。整体呈现一种僵硬而生硬的状态,对于细节的勾画,也无法细致地展现,作品一直停滞不前地停顿在简单的石膏基础作品呈现上 。
陈老师发现了这个问题,尽管我的创作水平并不突出,甚至显得平庸,但他依然不厌其烦地对我的作品进行指导 。“你再回忆一下素描入门的五大基本步骤是什么 。第一步就是要先确定好比例关系,第二步是确立构图......第三步才是明暗关系的渲染 。再看看你这张图,首先是你的比例关系没有确定好,一般是用铅笔先预估一下比例,然后再在纸张上大概轻轻定位一下 。其次,第二步的确定构图分配,你的比例也没有分配好,导致主次不得当,匆忙地进行阴影的明暗交替勾勒之后,看起来也不真实,与原物的差异比较大 。这时无论你如何再打阴影,用任何号数的笔来描画,都是达不到效果的 。”
- 淘宝达人收费标准 淘宝达人佣金怎么算的
- 电视柜对着什么地方对风水好呢
- 蕴含丰富有哲理的座右铭
- 2021年下半年开业黄道吉日
- 可口可乐的竞争对手是谁
- qq飞车手游情侣名一对
- 2021年下半年老黄历黄道日子
- 中国对民事枉法裁判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 多多支付绑卡有什么猫腻?如何使用多多支付?
- 2021牛年春节这天日子好不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