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做跨境电商的三大死穴

【制造企业做跨境电商的三大死穴】许多有多年制造各种产品OEM/ODM经验的工厂,多年以来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端,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开展,在打破了渠道制约的同时也得到了利润再分配的权利,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希望从中受益 。中国商务部预计,2016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6.5万亿人民币,占进出口总值达到16.9% 。通过跨境电商,制造企业从过去的大规模生产模式转变成个性化小批量的私人定制,去掉大量的中间环节,将产品直接卖到国外小商店甚至消费者的手中 。
跨境电商一方面能帮助制造企业从终端用户反馈和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获得改进产品的信息;另一方面,尤其对生产终端制成品的企业,还可以塑造自有品牌,拓展生存空间 。但是,在打破思维定势,跨越人才、资金和品牌注册的三大难关之后,制造企业还面临产品选择、定价及推广三大死穴 。为此,《世界经理人》采访人员采访了曾担任美国亚马逊(Amazon)电子产品总经理、有30年落地零售经验的跨境电商运营专家、洋博电商联盟的总经理何诺亚(Noah),从实操的角度给制造企业指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
死穴一:仿目前最热销的产品?

制造企业做跨境电商的三大死穴

文章插图
制造商能通过电商平台做自有品牌,第一件事就是选择产品 。不少老板喜欢追逐目前电商平台正在热销的产品,在功能和造型上模仿甚至抄袭爆款,只在外观设计上略作改动 。对此何诺亚分析这种做法风险很大,国外成熟的电商平台对产品的知识产权、盗版侵权都有严格规定,企业可能会因侵权引起被仿企业的投诉而令产品下架甚至深陷诉讼的泥潭 。
就算没有专利或竞争纠纷,你的产品因为热销流量大且不需要教育消费者,可以很快赢得销售量,但是因同类产品竞争激烈,所需要的推广费用较高,你可能会陷入价格战,最终结果有两个:一是因销量高利润低而赔本赚吆喝,二是因价格高销量低而出局 。
其实跨境电商跟国内电商的玩法一样,爆款产品是一个店铺引流和现金流的核心 。店铺的产品不需要太多,核心就是做爆产品,单品取胜 。
何诺亚的建议是,初入者可以选择未来会热销的产品,也就是下一个爆款,这样竞争少利润较高 。传统制造企业往往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运用数据工具调研出产品性能、竞品情况、主要目标市场、国内外竞争对手情况、客户的产品使用体验、同类产品短板、卖点等数据分析,最终确定爆款 。一个质量过硬的爆款产品应该是同类产品的升级版,又解决了原有产品的功能痛点,同时做好相关专利的申请和认证,就将会成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
选择好爆款后就应该投入全力以赴去做好推广,分析出产品的赢利能力、点击率和转化能力、单品的客户价值,最终通过爆款给店铺带来持续盈利能力 。
死穴二:定价低就能抢到市场?
长期处于价值链的最底层、赚取微薄利润的传统制造企业,最擅长的OEM模式本质上拼的是价格,当他们转型做跨境电商时,第一反应就是误以为用质量一般的低价产品就能抢到市场份额 。但是,市场无情的教训了这种投机分子,电商平台的用户评价机制无限放大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苛求,性价比才是王牌 。
产品评论是电商生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些评论代表着用户对产品使用最真实的反馈,产品评论甚至会由客户增加很多图片、视频、使用体验等信息,给未购买的客户提供参考,也给卖家本身的产品销售提供改进方向的建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