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是国内电商平台 亚马逊早已不只是电商( 三 )


尽管如此,亚马逊的并购兴趣起伏较大 。从历年的收购史来看,该公司的并购活动在互联网泡沫破灭期间明显减少,后来直到2015年一直呈现反弹,但过去两年又有所回落 。2016年,亚马逊的并购数量同比减少,它提交的监管文件显示,这一年它的并购支出只有1.03亿美元,明显低于2014年(8.62亿美元)和2015年(6.9亿美元) 。
亚马逊对于有着雄心壮志但估值高企的创业公司没什么兴趣,可能是因为它的保守投资文化 。例如,TechStrat并购专家纳特·伯吉斯(Nat Burgess)指出,亚马逊有充分的商业理由去收购Twilio来强化AWS产品,但它很有可能在Twilio以16倍于年营收的估值上市时突然止步不前了 。对于亚马逊的并购战略,伯吉斯还说,该公司看重长期发展,其战略以满足特定的需求,填补缺口为转移,而不是通过全资收购来进入新市场 。
另外,媒体最近爆料称,亚马逊曾考虑以10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Whole Foods,这一交易可立刻增强其对杂货领域的冲击 。该交易“会让亚马逊在一夜之间变成杂货巨头,帮助它击退Instacart,”但亚马逊显然搁置了这一大胆的行动,毕竟这种行动对它而言有些反常 。
过往的数据也证明亚马逊在并购上历来都比较谨慎 。相比其它的科技巨头,它的并购活动明显很少,2016年仅进行了5宗并购交易 。作为参照,苹果近年来每年的并购达到8到14宗 。Facebook的并购活动虽然近年呈现减少,但也曾连续两年完成14宗并购 。谷歌在并购方面尤其活跃,2014年进行了35宗并购交易,而亚马逊同期只有5宗 。
那亚马逊对于潜在的收购看重的是什么呢?贝索斯本人曾在2015年的股东信件中讲述了一项必须要拥有的“梦幻般的业务”的组成要素:
“梦幻般的业务产品至少要有四个特点 。顾客喜欢它,它能够增长到很大的规模,它有很高的资本收益率,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潜力持续发展数十年时间 。当你发现像这样的业务时,别错过,要马上拿下它 。”
亚马逊的部分大手笔收购似乎符合这四个标准 。在亚马逊史上,规模最大的几宗交易包括:鞋类零售商Zappos(2009年,12亿美元),电子竞技流媒体网站Twitch(2014年,9.7亿美元),仓库机器人厂商Kiva Systems(2012年,7.75亿美元) 。几年过后,这些公司仍然是亚马逊处于快速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收购Twitch的时候,大多数科技行业人士都持质疑态度,但分析师基恩·蒙斯特(Gene Munster)预计到2020年该子公司的价值将达到20亿美元,带来10亿美元的营收 。此外,Kiva的机器人帮助削减了20%的配送中心运营成本 。据《财富》(Fortune)称,虽然Zappos仍在遭受重组试验带来的影响,但2015年它还是达到了利润目标 。
亚马逊的大规模并购交易帮助它在新市场和新技术领域站稳阵脚,而近年来它的并购主调毫无疑问就是强化AWS产品 。在亚马逊去年的5宗收购中,很多似乎都是意在强化它蒸蒸日上的云服务业务:意大利创业公司NICE致力于打造技术计算软件,Cloud9 IDE则专注于提供协作型开发平台 。这些交易都有助于AWS迎合开发者的需求,使其成为代码部署的首选平台 。
该公司2017年接连的并购反映了其进一步提振AWS的欲望以及扩张海外市场的新愿望 。其扩张努力体现在近期对有“中东亚马逊”之称的Souq.com的收购上,该交易的金额在6.5亿美元至7.5亿美元之间 。该高价并购将可以让亚马逊将电商版图扩展到埃及、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 。它发生的时机正值亚马逊的海外动作受到竞争加剧的困扰,尤其是在亚洲市场 。
在印度,亚马逊面临的资金充裕的竞争对手包括Flipkart以及阿里巴巴,后者在其它市场大举并购,比如在东南亚将Lazada收入囊中 。亚马逊的竞争对手也似乎在寻求联手拿下特定的市场 。Flipkart最近从腾讯、eBay和微软获得14亿美元的融资,这些投资方全都与亚马逊存在竞争关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