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互联网媒体能把纸媒打趴呢?我臆造了一个新词叫“搬运成本”,互联网媒体在内容搬运上更快捷,免去了传统媒体繁琐的把关流程,适应了人们及时消化资讯的需求,正因为信息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所以内容可以做免费 。
从门户的博客时代,到web2.0时期Donews、Techweb等垂直专业媒体;目前主流的创业媒体大多是2012年之后随移动互联网创业潮应运而生的,再到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千人千面技术主导的资讯平台,走的都是“读者免费”路线 。那些坚持走付费模式的报纸、杂志媒体逐渐被边缘化甚至停刊,很多优秀的媒体人出走,或进企业做公关,或流落自媒体江湖自立招牌 。目前大多数商业杂志除了封面特稿以外,主要是沉淀新媒体上的内容,温习作品印刷成铅字的仪式感 。

文章插图
一、媒体最后才加入内容创业的盛宴
内容创业最早是自媒体的雅称,无论是媒体还是知识分享平台,人人都希望通过媒体渠道来发声,所以媒体与自媒体之间在很多互联网内容平台上如腾讯(公众号、企鹅号),头条号,网易号等抬头不见低头见 。但二者有着本质区别 。
以“papi酱”、“年糕妈妈”、“李叫兽”这三个获得融资的自媒体项目为例来说,他们的盈利模式分别是买广告、做母婴电商、知识培训 。他们与媒体人的区别是,内容是吸粉的手段,其职业定位更像是谐星、保姆、策划,而非擅长新闻事件的采访人员或评论人 。媒体内容不是某一职业内容的展示,而是公共视角及服务上 。
单个自媒体生产内容有局限,让内容创业火起来的还是“果壳网”、“知乎”、“喜马拉雅”等知识分享平台 。其中,去年分答的电梯广告及王思聪上线分答的事件营销,可视为内容创业燎原的拐点;而分答模式把以往攒人品式的免费分享直接上升到了KOL体面伸手向粉丝要钱的境界 。而从产品逻辑上看,知乎Live更像是老司机开付费讲座,喜马拉雅付费精品更像是明星的作品签售会 。
资本市场的钱开始流向内容创业领域,据IT老友报道2016年创造了129笔融资,BAT都在旗下的浏览器及拳头产品做起了小内容,看中的是内容的流量吸附效益,所有自媒体渠道也加大了对头部自媒体和专业媒体的扶持力度 。最重要的是,用户付费意识觉醒了,移动端支付体验也让花钱显得没那么心疼了 。
互联网媒体中率先做付费是关注TMT创业的科技媒体,据笔者李星观察,“得到”App的商业模式对科技媒体的示范作用更为强烈,罗振宇是创业家杂志走出的媒体人,《时间的朋友》内容也基本互联网+年度盘点;入驻“得到”的主要也是资深的媒体人如吴伯凡、李翔、樊登、和菜头、王烁等老师,贡献大半付费内容 。特别是36氪的“开氪”邀请自媒体大咖撰写付费栏目,以及199元的定价就带有明显的“得到”印迹 。
二、科技媒体的付费版优势:专业、深度、省时
科技媒体做付费是否能够后来者居上呢?媒体的优势既有数百万的用户日活量,以及媒体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再加上现在知名垂直科技媒体都有自己的采访采访人员队伍,接近资本市场风向比较敏锐,生产内容也更加专业 。很多自媒体既然有10万+的爆款,但做到每日一更的极少;而知识分享平台里的付费产品,很多大V本身是一个IP,自带成功光环,粉丝买单更多是买一个心安,图一个热闹 。媒体内容生产的专业度及稳定性更强,更容易成为内容创业的主力 。在向C端收费之后,多了条收入来源,便于充实采编力量,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媒体保持价值中立、提升内容品质 。
- 抖音如何快速过新手期 抖音新手期怎么度过
- 农村电商的发展趋势与未来 农村电商发展新趋势
- 阿里新电商平台 阿里上线新平台
- 新玉梨品种介绍新玉梨在砀山可以发展吗 新玉梨品种介绍
- 低碳活动标语 低碳生活新创意标语
- 大雾天气的朋友圈说说2022最新
- 2019最新唯美女生网名
- 不想分手的话说说 不想分手的说说
- 淘宝春装上新舞 淘宝店铺春装上新实操
- 祝大家新年快乐祝福语朋友圈 祝大家新年快乐祝福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