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内容付费平台普遍不能退款( 二 )


知乎为了赢得用户 , 勇于跳坑勇气可嘉 。
知乎迈出了第一步 , 其他人呢?
昨天 , 知乎live刚提出可退款功能后 。知乎立马上线“如何评价知乎live新的退款政策?”回复多是积极的声音 , 如“这个政策对知乎用户是百利无害的 , 对知乎live的良性发展也是利大于弊” 。
除了可退款功能 , 知乎live还推出为优质内容给予流量补贴、升级评价系统、提供高效的版权服务等 , 开始探索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也有用户评论 , “知乎 live的红利期告一段落 , 想趁热赚款钱收智商税的人已经错过第一波 。”
为了不让消费者感到“一锤子买卖”的恶意 , 其他内容付费平台通常采用提供的一种手段是“试听” 。
而知乎另辟蹊径的原因是 , “”退款功能能让live中的信息更加透明 , 用户可以完整地体验产品细节 , 如提问、互动等 。”李申申解释说 。
为了防止恶意退款 , 知乎也有相应的反作弊系统 , 对恶意退款的行为和用户进行记录和识别 。一旦发现恶意退款的行为 , 将会按照流程处理 。
从内容形式来看 , 知乎 live和得到、豆瓣、喜马拉雅FM有区别的 。这或许决定了为什么此时知乎敢尝试退款功能 。
知乎live的互动性更强 , 一场live时间在1、2小时左右 , 语音按照时间顺序分多条推出 , 所以退款的形式更适用知乎live , 也能让新用户相对完整地体验产品 。而得到、豆瓣等平台提供的付费内容更像专栏、课程 , 持续周期长、内容结构相对完整、平台对内容生产的介入、把关力度更深 。所以 , 试听相对退款来说 , 对于平台方来说更有利 。
无论知乎的这种尝试能否引发其他平台跟进 , 付费已成优质内容的围栏和知识经济下的大趋势 。不管是用户来把关 , 还是平台来把关 , 内容依然是核心 。
本文"为什么内容付费平台普遍不能退款?"为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339896)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