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与微淘运营中的那些“坑”( 二 )


那么 , 迫切想要“傍热点”的商家该怎么做呢?
首先 , 这里我们先明确几个概念 。内容营销 , 内容是传播媒介的形式 , 包括文字帖、图片 , 以及当前热门的自拍 , 视频等;营销是这个行为的目的和本质;微淘是内容输出的渠道 , 当然包括像微淘、社区、淘宝头条、淘达人 , 我要等都是手淘中重要的内容输出渠道 。
第二 , 从商家的角度来说 , 零售是在流通中增值 , 销售完成变现 。从挑着扁担游走大街小巷 , 吆喝叫卖针头线脑的“货郎” , 人口密集的市场摆摊设点 , 到现在大型的购物休闲中心 , 网络购物及当下流行的O2O, 零售的形式和方法极大的丰富 , 就其本身的行为概括就是“吆喝”和“卖货” 。利用吆喝的内容及时卖货 , 甚至买个好价钱(做高客单) 。
【内容与微淘运营中的那些“坑”】第三 , 从线下零售理解网购环境下的流量分配与传导机制 。线下的综合卖场依托地理位置优势 , 及媒体传播引流 , 获取大量的客户资源 。到入驻商场卖家店铺的客户数量 , 受顾客入商场路径 , 楼层层数、品类分布 , 电梯位置等位置因素影响显著 , 商场的卖家要增加到店的顾客 , 就要去“吆喝”引流 , 如去商场人流密集的区域设置引导海报 , 参加商场跨店的联合促销 , 收银台结算的客户送赠品回流客户等 , 当然 , 品牌足够强势的话可以去影响商城改变客户行走的路径设置 。
而作为卖场方(渠道)作为硬件、软件、制度服务的供给商 , 我们姑且把它的行为人格化 。他清楚的了解顾客入店之后看过什么 , 在哪里停留 , 咨询什么 , 下单购买等一系列的行为 。甚至导购通过会员资料 , 以及出行的交通工具 , 穿着打扮 , 行为举止 , 历史的购买行为等信息可以推测出清晰的消费者的喜好 , 从而把那些最适合的商品和信息推荐给他们 。而这一切在网络端 , 则是通过严谨的大数据算法来实现 , “千人千面“机器规则的背后是人的逻辑 , 网购的平台方 , 则是服务好消费需求来抓住用户 , 即留住用户 , 推送给他最想要的 , 开发更大的消费需求 。
回到上面的问题 , 并不是所有的类目商家都适合内容营销 , 标类的产品买点式的传播 , 给客户自说自话的嫌疑 , 第二内容渠道主要通过人工+系统的分发制度 , 品牌内容的传播性 , 趣味性不足 , 而若品牌商家的粉丝量太少 , 内容很难得到展现 。好多跨屏搬移的内容 , 就是这样失败的 。
“爆”眼球不完全等于品牌传播 。淘宝上也有一个很火的桥段 , “美工突然离职了 , 老板不会作图”的文案 , 都上了当时的微博热搜 , 朋友圈疯传 , 店铺的流量增长超过了百倍 , 但成交量却不是多乐观 。犹如 , 前几年街边小店放着高音喇叭 , 歇斯底里的哀嚎:“ 工厂老板跑路 , 本店商店抵债全部清仓 , 一折挥泪甩卖” , 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好在效果还算不差 , 商品成功甩卖 , 消费者认可的是商品实在的价格折扣(支持) 。吸引眼球的内容营销 , 一定要有给客户带来利益的活动支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