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销新规出台 本月实施网络促销新规( 三 )


众所周知,北京的消费者要想购置新车,必须通过摇号程序获得机动车配置指标才能办理牌照 。自从北京市施行购车摇号措施以来,申请购车指标的人数年年攀升,而消费者中标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
很多朋友都说,参加摇号几年了,一直不中,想买车的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啊!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小客车指标作为稀缺资源在暗地里被交易着,也就是说购车者与指标所有人或者中介之间签订一个协议后,不需要个人再参加摇号就可以购置新车 。这倒是满足了一部分人买车的心愿,但是,在交易背后,买卖双方都面临着不小的风险 。
经济之声:这种风险体现在哪里?
刘俊海:风险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于卖主来说,虽然你把指标卖给别人,但是他在过户的时候没法办理产权变更登记手续,所以买的汽车的名字可能还是在你卖指标的名下,如果购买指标的人违反了交规,有关部门可能还是要找名义车主 。内部的约定只能约束双方,但是对外起不了任何作用 。第二,买主用别人的名义去买车,如果上一家债台高筑,这辆车可以被扣押 。
另外,车辆在交通行驶的过程当中随时可能被交管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所以,这种买卖指标的行为其实也就说明,买车的人实际上是一个隐名的车主,卖指标的人才是一个显名的名义上的车主 。这两个权利人在外部人看来,只能看到名义车主,却看不到背后隐名的车主 。所以我还是建议消费者远离这种私下买卖指标的行为,这是一种灰色交易 。
曹凤林:我个人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合法的,因为这个行政指标本身是有一种轻质性规定的,如果你把这个强制性规定本来是我的东西私下交给别人,这就违反了国家的强制性规定,这应该是属于无效的约定,私下里不应进行交易 。
必须是摇号拿到购车指标的人才能够去买车,这个名字必须登记在他的名下,每年的保险、维修等手续还是应该找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