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单车必谈到摩拜、ofo , 之前我认为单车打到最后只会出现两家 , 大家预料的结局是两家沿着撕逼、烧钱补贴、最终会合并的路子走下去 , 我之前写的文章《单车共享经济是伪命题 , 智能化出行体验才是王道!》一文中甚至认为 , 现在VC投资其他单车项目 , 是为了到时候兼并退出 。觉得除了摩拜、ofo以外 , 其他角色都是来打酱油的!
这个想法基于人们更喜欢做封闭选择题 , 比如喝凉茶是加多宝还是王老吉 , 单车是选摩拜呢还是ofo呢?再加上手机里没那么内存装这么多单车App;尤其是对于像我这样的16G苹果用户 , App如无刚需 , 定会卸载 。玩to C市场的创业项目 , 向来只有头部项目能融到足够钱 , 最后一家独大 , 垄断市场 。

文章插图
而我现在已经改变了上述想法 。单车和此前我们接触到的团购(比如美团大众点评)、信息分类网站(比如58赶集)、网约车(比如滴滴与uber)、外卖O2O(比如百度外卖与饿了么)、OTA(比如携程去哪儿)等等 , 都不一样 , 他们的产品不是做资源对接的信息化平台;而是落地的智能硬件 , 以及短途刚需的自运力 。摩拜和ofo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其下载量、活跃度就把一大批互联网“老司机”项目甩到后面 , 刚需、频次、规模等因素都具备 , 产品准入门槛并不那么高 , 再加上中国这么大 , 地域壁垒足够更多的玩家去“割据”、去渗透 。
甚至阿星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 即使在摩拜、ofo遍布的区域 , 也有第二梯队单车存活的巨大机会 。
举个例子 , 你要去附近超市购物 , 在一个小区内发现了很多摩拜、ofo车辆 , 也掺杂极少数小蓝单车 , 此时你会选择哪一个?选摩拜或ofo的话 , 意味着单车流动率更强 , 你中途要停靠下去ATM机取点钱 , 上锁结算会不划算 , 不上锁担心其他人骑走;而你寻找下一辆单车 , 又费时间 。这时候的最优解其实是选择相对稀少的小蓝单车 。因为更多人不会缴纳99元押金去骑覆盖率更少的单车 , 反而骑这些车不会担心被人“抢” 。
这里面有一个隐秘的人性自私的基因在作祟 , 人们既希望“共享单车”是共享的 , 也希望“不共享”!第二梯队甚至第三梯队的单车用户总会有一部分忠实用户 , 当然前提是这些单车质量过关 , 目前小蓝单车、永安行、优拜等单车硬件质量和做工其实是超过ofo的 , 还吸收了摩拜智能锁结算和定位的优点 。
如果照这样的使用场景来推断的话 , 永安行、小鸣单车即使肥肉吃不到 , 喝汤捡漏的机会大大的有!尤其目前单车的骑行已经蔚然成风 , 那些上班赶地铁的白领抢不到车变成了新的痛点 , 在至少3个平台上缴纳押金 , 成为活跃用户的人 , 将会越来越多!
我们此前所期待熟悉的兼并 , 或者头部项目垄断市场的情况可能并不会如期发生 , 因为单车项目的碎片化 , 正是用户所需要的!商业这种事情 , 不是当不了第一第二 , 就没法玩了 , 智能单车任何一个项目都不能吃下整个市场 , 供给量依然严重不足的 , 尤其是在人口稠密的一线城市 。
- 中国第一辆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史上第一次
- 京东苏宁电商大战 联手京东战双11
- 什么样的婚姻线会让两人最终分道扬镳呢
- ofo回收京沪居民闲置单车
- 支付宝免费推共享单车骑行保险最高50万
- 跨境电商2015大战收官
- 共享单车泛滥成灾 共享单车乱象纷纷
- 共享单车纠纷 共享单车首起官司
- 移动直播上演“百团大战”
- 摩拜单车身份证被盗用 男子偷盗摩拜单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