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优选能跳出嘿客的尴尬吗

从嘿客到顺丰家,顺丰一直在跌跌撞撞地寻找着自己的O2O模式 。顺丰旗下顺丰优选放开门店加盟后,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多次探访现存线下店样本时发现,顺丰优选延续了“嘿客”后期的高端定位,近八成商品为进口食品 。同时,进驻社区的顺丰优选线下店,周围密布着多家成熟的便利店品牌;到家配送模式也面临着不少高流量平台的激烈竞争 。业内分析称,在社区商业市场培养初期,需要大量成本投入和消费者的认知过程,同时还要面对线上线下强劲竞争对手的夹击,这对顺丰的资金和决心都是考验 。
八成进口食品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日前走访了丰台区南三环附近天创公馆小区顺丰优选店面,面积约40平方米,是由顺丰嘿客店改造而来,现在已经换上顺丰优选的门头 。

顺丰优选能跳出嘿客的尴尬吗

文章插图
该店销售的品类达到200余种,包括零食、洋酒、红酒、矿泉水、海鲜、速冻主食、米面粮油产品,80%的商品是国外品牌,价格较高的单品为进口红酒,价位在300多元 。店面还提供快递自寄自取服务 。此外,门店还推出了1.5公里范围内的“一小时送货上门”服务,消费者通过“顺丰优选”微信公众号下单,满一定金额即可享受门店提供的便捷服务,与旁边的便利店相比,整体感觉品类有些不足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走访中未见到顾客,店主表示客人很多都是通过微信公众号下单 。
顺丰优选此次选择统一品牌并招募创业者加盟 。顺丰在招募书中表示,经营者可选择自己提供店面,或委托公司进行选址并投资等新开店的方式加盟,或者受托经营顺丰提供的店面 。履约保证金方面,前者人民币30万元起,后者人民币10万元起,无违约情况下合同期满可全额返还 。
此外,从收益分成上看,顺丰优选委托管理店铺的商品销售收入均按双方约定比例分成,且根据收派件数量按单价计算快递自寄自取收入 。不同商品的分成比例不同,大概在15%-25%的范围内 。
其实,顺丰优选从嘿客到顺丰家,再被统一到顺丰优选旗下,顺丰商业这几年的发展并不顺利 。根据资料披露,顺丰的商业板块自2013-2015年累计亏损16.06亿元 。此前也有多位顺丰工作人员曾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坦言,嘿客经营情况并不如意,商品品类太少,不接地气也让消费者体验不佳 。2016年3月,顺丰优选传出主帅离职消息,这已是优选成立四年以来离任的第四名主帅 。据了解,北京的嘿客和顺丰家的数量有100家,目前正在进行更换门头的工作 。
线上线下夹击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社区店面,竞争异常激烈 。在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调查的这家顺丰优选店面附近就有一家全时便利店和一家垦荒人绿色食品店以及多家个人便利店,在不足100米的范围内就有四五家相关店面 。
很多企业都在加码线下店面 。2016年,京东设立基于村镇市场的“京东家电专卖店”;2016年10月亚马逊也开设实体店,加码O2O,并作为物流、品牌推广、顾客体验的据点,为顾客退换货提供服务;便利店新军全时今年宣传要开超千家店面 。
面对运营相对成熟、能提供更多产品、甚至24小时服务的便利店,顺丰优选的空间又在哪里?顺丰优选相关负责人表示,顺丰优选和其他便利店的商业模式不太一样 。从布局上,顺丰优选主要在社区周边,服务社区用户,商品结构也不同,主要提供居民日常所需的生鲜商品、休闲食品等,满足一日三餐所需 。
上述顺丰优选的店主就表示:“相比其他便利店,我们这个店面能够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很多顾客都添加了微信号,看到有什么新鲜的产品,只要通过微信公众号就可以下单,我们这儿还可以提供快递业务 。”不过,此类线上下单配送到家的服务,也早有京东到家、美团外卖、百度外卖、物美旗下多点完成了布局,顺丰优选的线上竞争对手并不少 。其中多点仅运营一年,只覆盖了北京、天津、上海、杭州,且重点只在北京和杭州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多点用户数量达到600万,50%以上来自北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