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奇说,通过一款3D照片应用软件,将买来的头像照片传至该软件,即可渲染成3D效果,并实现眨眼、张嘴等动作,只需几秒就能通过“人脸识别”验证 。
在通过“人脸识别”验证后,车辆才能开始接单出车 。不过,由于改牌后,账号的司机信息并非本人,涉及的银行卡绑定取现如何实现?
对此,何奇说,个别平台在给司机打款时,只核对账号绑定的银行卡是否与司机同名,并不核对司机与银行卡主身份证号是否一致,这便给做“同名端”留下了“空子” 。
每一单“改牌”可获利十余倍
成立工作室改牌做号一年多,何奇已开始广发帖子收徒,“生意多,利润高,忙不过来 。”他说 。
他通过改牌做号每月收入可过3万,远超之前开网约车的收入 。
在信息买卖方面,他说,行驶证一个20元,驾驶证一个25元,头像照片一张15元,这是他收购的价格,转手卖出时,他通常会加价5元 。
他坦言,改牌做一个号的成本一般十几二十块钱,成本高的也就三四十块 。
他对客户的报价却不固定 。“新客户报价220元、240元、260元、300元,随便报,有些回头客你可以报低一点 。”他连称最近行情不行了,以前他都是报400元 。
尽管如此,每一笔生意的利润超过10倍甚至更多 。
他从不收定金,只在办业务前一次性收取全款,若办不成,悉数退还 。这也为他积累了一些回头客 。
他说,做这一行的关键是要有客源 。他的客源主要来自于QQ群和微信群两个渠道,同行创建的群和网约车车主群是重点关注对象,微信群不同于QQ群可以通过关键词检索,只得依靠平时自己积累 。
“进群之后,把认识的不认识的,包括群主都加一遍好友,到时候你发朋友圈广告,别人都能看得到 。”何奇说,在群里常发广告容易被踢出群,他有自己的“小技巧” 。
“微信号一定要准备两个 。一个号进了群,就把另一个号也拉进去 。这样就算被踢了,过段时间,你还可以用另一个号把自己拉回去,人多的群是不会注意的 。”他说,遇到群中谈论做号话题的人,一定要关注,可以加好友私聊,加群的同时也要自己建群 。
没事多在朋友圈中“晒单”也是技巧之一 。“多晒一晒客户反馈的大单子,一定要让别人觉得你这个人确实有两把刷子 。”他说 。
律师建议网约车平台加强监管
由于大部分注册资料“作假”,改牌车的背后也带来一些隐患 。因乘坐改牌车出现事故甚至受到人身侵害,乘客如何维权,被冒用信息的人员应承担何种风险?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新年认为,如果实际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登记为非营运车辆,属于借名登记,且实际运营车辆的车辆所有人很有可能未告知保险人,一旦发生事故,乘客和车主均可能面临保险公司拒赔风险 。
对于做号者买卖信息以及冒用他人信息注册的行为,张新年表示,收售车辆信息、用他人信息注册网约车司机账号、借用他人证照这些行为本身已经违法 。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韩骁律师则认为,购买他人个人信息资料注册网约车司机账号的行为构成侵权,根据《民法通则》之规定,其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应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责任 。同时,这些账号注册代办人和网约车司机共同以虚假资料注册,构成欺诈 。
多位律师指出,对于出现改牌做号的行为,网约车平台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北京京平律师事务所薛正懿律师表示,网约车平台、网约车司机和乘客三者之间是网络交易平台、服务者和消费者的关系 。如果有证据证明网约车平台没有尽到基本的监管义务,其明知或者应知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乘客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网约车平台承担连带责任 。
- 网约车司机许可证 首批网约车司机领证
- 网约车司机考试将考英语听力
- 网约车新政出台网友反应 网约车新政出台
- 首例涉网约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开审
- 网约车出事故的网约平台需承担责任吗
- 网约车新规的出台,给该行业带来了哪些机会和威胁? 媒体谈网约车新政
- 合肥网约车平台公司经营申请材料需要什么
- 网约车新规实施首日查获非法专车6辆
- 云客搜索称B2B行业开始新一轮洗牌
- 网约车的三证是哪三证 网约车三证是指哪三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