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家大米卖48元一斤还供不应求( 三 )


我们打开淘宝以搜索,会发现,其实今天在网上卖的银耳有很大一部分是卖的是连同菌包甚至是原木在一起新鲜银耳 。这种银耳在超市是没办法销售出去的 。因为超市的环境根本就没办法支撑新鲜银耳的销售 。而网上反而可以,一个有3朵鲜银耳的菌包,就可以买到30到50之间,用原木的更贵 。那么实际上价格是远远高于超市里面干银耳的销售价格了 。你想三朵鲜银耳通过烘干之后,重量是非常轻的,远远低于半斤,但是价格却远高于做成干银耳来销售 。而且再细想一下,这个银耳还省下了烘干的时间和人工成本,只是包装稍微贵一点而已,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半成品,却卖到了比成品更贵的价格 。究其原因,我们可以想象,当消费者亲手将鲜银耳从菌包或者是原木上摘下的话,他的信任感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其实是我们做生态高端农产品的一个思路 。通过电商从生产到消费的快速时效上面着手,把一些无法线下零售渠道呈现的产品状态给消费者呈现出来,解决掉农产品的信任问题 。
那么接下来呢,我们再来看另一个问题,对于有一些低端的农产品,我们是否有办法实现网上的销售呢?
我举个例子,比如平菇,它是市面上常见的一种菇类蔬菜 。在中国的大江南北一年四季都能有产出 。而且它的产量还比较客观,成本是比较低的 。在成都的菜市场基本上也就是五块钱左右一斤左右,那么像这样的产品是否能够做电商呢?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答案已经注定,因为只要我们简单的核算一下它的成本,你就会发现当,一斤平菇收购价在两块钱左右,放到菜市场以后呢变成4到5元 。那如果我们要做电商的话,你会发现我们平时很少吃干平菇,所以,发货的时候必须按照生鲜的标准,那么泡沫箱加上冰袋再来个顺丰快递,整个一套下来,物流和包装的成本要超过10元,那么一斤两块钱的平菇的再加上十几块钱的物流和包装,到消费者手上,即使完全不赚钱,我估计也没有消费者会傻到不买楼底下马上就可以买到的5元一斤的平菇,而要在网上等待两三天去买15元一斤包邮的平菇 。
但是你今天如果在淘宝上一搜,你会发现,有另外一种神奇的平菇出现了 。它不但卖得更贵,一斤要到30到40之间,而且还卖得很好,这又是为什么呢?仔细一研究才发现,这种平菇有个新的名字,叫做“趣味蘑菇”或者是“亲子蘑菇” 。他们卖的还不是成品的蘑菇,仅仅是一个花盆或者是塑料桶装的一个小小的菌包,再配送上一些比如说喷水的小喷雾器等等 。这样这个产品就变成了一个叫或者是小朋友观察植物生长的亲子互动的玩具 。我们再核算下它的成本,这种菌包比实际生产用的要小得,成本在1到2元之间,再加上一个小的塑料桶或者是陶瓷的华鹏,总共是不超过五元 。那么由于是销售的菌包,不是鲜平菇,也不需要特别好的包装和快递,所以总的成本能够控制在15元左右,这和我们去销售一斤鲜平菇的成本基本一致,但是,鲜平菇卖不出去,而亲子趣味蘑菇却可以销售得很好 。
按照我的理解,这种销售就是转换了农产品的使用场景 。以前我们把蘑菇的定为食品,当然它的使用场景就是用来做菜 。而我们把它定位为一个小朋友观察植物生长的玩具,或者电脑面前盆栽的话,它就发生了相应的场景改变,那么当然也能卖出不一样的价格 。对于小朋友来讲,观察植物生长可能是幼儿园的一道作业,归于上班族来讲,电脑面前的小盆摘可能是工作闲暇时的一点小乐趣 。这些需求都是他们实实在在的需求,如果用平菇能满足他们,他们其实也不在乎平菇本身值多少钱,他们在乎的是自己看着平菇生长的乐趣 。这对于中低端农产品,特别是我们在传统的消费场景下几乎无法销售的产品的新的一些思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