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电商模式只有两个半( 三 )


我们在各地开招商会,邀请品牌公司入驻,宣传淘宝平台的用户流量,网民的线上购物趋势……在2008年初,B2C尚未流行,品牌公司对网络销售的兴致远没有现在强烈,这可以理解 。
在谈到实际合作时,对方通常有两个诉求:
一是他们考虑到渠道管理、品牌形象,大多提出如果要以品牌旗舰店的方式入驻淘宝商城,希望淘宝对集市平台系统除尘,即清理那些不规范,没有销售资质的个人卖家,消除个体卖家在商品上的串货甚至出售仿品行为 。二是品牌公司自身大多不具备直接针对C端(个人消费者)的运营能力,很希望由淘宝商城来承接其旗舰店的网络运营销售 。
品牌公司最擅长的无非是这几个方面:产品研发、生产把控、品牌推广 。除了个别以直销为主的公司,例如戴尔,或者为数不多的公司拥有自营零售通路,例如海尔,90%以上的品牌公司是通过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等渠道管理来实现销售的 。用当时我去拜访惠普公司时对方的表述:你如果给我一张100台电脑的订单,我随时可以处理,但如果你给我100张每张1台的订单,公司的配送体系并不具备 。
这就是TP现象的由来 。
所谓TP,即第三方代运营,是由独立的第三方公司负责操作网络销售端的事务,从商品上传、拍照、描述、售前售后服务,到包装发货 。当然不同企业对第三方代运营的需求程度不尽相同,有的只需要代理销售环节,有的则把发货退货一起外包 。因应品牌公司进驻淘宝商城的这一销售需要,淘宝商城上线后,一开始最火热的,一是淘品牌现象,二是传统品牌借助TP在网络平台的代运营 。
这种代运营模式基本上是销售端的外包服务,全国有上千家这样的企业,其中有不少还是原来的淘宝小二或阿里员工离职后自主创业 。他们提供了品牌和平台中间的连接,帮助众多品牌企业快速触网,不过TP代运营基本上是作坊式小规模运作,以人肉型劳力输出为主,真正把这种B2B2C模式运作成为一种有别于其他的电商经营模式并加以系统化管理的,还是唯品会 。
关于唯品会我们会在另外章节细谈 。从代销经营角度看,这个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既解决了品牌公司不善于做网络销售的困难,又避免了买断式零售模式下进货不当库存积压的风险 。这个概念在线下零售行业已存在很多年,即代销式零售,商品进场但不买断,售后结账,库存商品只是寄放,不记入零售商资产项 。
在这里,网络销售的链条变成:商品拥有者(A方负责),用户导引(B方负责),销售团队及销售环节运作(B方负责) 。我把它称为电商经营模式之2.5,因为它介于平台(不涉及商品销售)和买卖(直接买货卖货)两个模式之间,参与销售环节,但不直接购买库存、售后结账 。
就技能而言,这个模式既要懂得网络,更需要了解商品、流行趋势,知道如何策划及营销 。线下百货公司的商品部,从事的就是这类工作 。只不过网络电商多了物流配送,复杂程度更高 。
表面看来,这个模式很简单,门槛不高 。实际上要把这个B2B2C产业链整合好,实现规模化运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每期仅仅五天的商品组织,包括货源确定,所有代销商品入库出库,拍照上传,几百万件商品每日轮班式的进进出出,把这些都安排得富有成效,就不是一件轻易可以做好的事 。想想看:买卖模式下,商品是相对固定的(除非季节特性强的商品),只要引进销售,一次性谈好供货条件,入库销售,剩下的就是周期性的补货 。而闪购式的代销,每个商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上只有几天,你天天都得找新商品,天天都得大量进货退货,这不仅涉及工作量,更是一件系统工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