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三台山是什么意思 三里石柱风水好不好( 三 )


(小标题)解开奉国寺历经劫难仍安好的谜团
人类的历史,书写于史书,也书写于建筑 。法国诗人、社会学家色伽兰曾说:“西方的历史是用石头写就的 。”那么,中国则是用木头书写了历史 。经过历年的考察研究,可以确认建造于中唐至北宋末年(含同时期的辽代)的木构建筑,迄今不过六十余处,其中义县奉国寺大雄殿尤以震撼人心魄的大体量、大气势雄冠千古 。
历经千载,奉国寺不可思议地经历了几次历史上的劫难,而雄姿依然 。
一劫——金灭辽战争 。二劫——元灭金战争 。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碑刻记载:“……兵起,辽金遗刹,一炬列殆尽,独奉国寺孑然而在……”三劫——元代大地震 。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武平(今宁城)发生强烈地震,地震波及奉国寺,周边房屋均坍塌,而奉国寺殿宇仍巍然屹立 。四劫——辽沈战役义县攻坚战 。1948年10月1日,奉国寺大雄殿殿顶被一枚炸弹击穿,炮弹落在佛祖释迦牟尼佛双手之中,有惊无险的是炮弹没能爆炸,只是损伤了佛像右手(1950年,原辽西省拨专款派文物专家刘谦对其修复) 。神奇的是另有两枚炸弹落在寺院中也成了哑弹 。
对于一座千年古刹来说,历经千年依旧保护得如此完整,堪称奇迹 。王飞说,金国灭辽国打得十分惨烈,此后在元灭金的残酷战争中,疆域内上千座寺院遭灾难性破坏,在这种政权更迭的无数次战争中,奉国寺却屡屡意外地保留了下来,至今都是解不开的谜团 。也许正是奉国寺偏居关外一隅,远离城市而使她能躲过战火的焚毁,得以保全 。至于元代大地震中,奉国寺为何也未伤及毫毛,主要是木构榫卯建筑的构造特点起了作用 。大雄殿是以木结构的柱、斗拱、梁、坊组成的框架,由巨大的木柱支撑起屋脊,木柱实际上是平置在石柱础上,而非埋于地下,当地震来临时,木柱与石柱础之间可以错位,起到了化解地震波的作用,木柱在晃动之后又可以归位,使整体建筑安然无损 。木构建筑中运用的这种力学原理,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
奉国寺管理所所长康海鹰告诉记者,整个大雄殿1800平方米,只用了48根巨大木柱,墙里28根,殿里20根 。历经千年木柱不腐不朽不倒,这和当时的设计构造有很大的关系 。奉国寺的建造充分体现了古代人建造技术的科学性和精湛技艺,比如大殿下面的月台是用夯土堆成的,大殿的木柱立于石柱础上,避免了木柱埋进土壤致腐朽的破坏性 。而木柱的选材皆为成长千年的挺拔油松,至今还有松油涌出,这种木材的“生命力”很是神奇,既能防蛀防潮湿,又不易风化腐朽 。
(小标题)修复和保护让千年古寺走向不朽
在大雄殿内,记者见到了正在对文物进行修复的多名工作人员 。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研究员马琳燕告诉记者,奉国寺整个建筑连同大雄殿内保存的辽代彩塑、彩绘等艺术品,因岁月的流逝而自然风化、破损严重,彩塑造像身上的颜料起甲、龟裂、酥碱、脱落趋势明显,浮尘也对其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按照国家文物局的安排,从去年开始对这里的文物有计划地开始修复,目前一期工程主要对殿内的彩绘泥塑造像进行修复 。
正在现场进行施工的陕西省文物保护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洪说,文物修复是一项非常细致且耗时很长的工程,要做到慎之又慎,不能有一点马虎,而且文物修复最好使用原材质、原工艺 。文物是什么样,我们就尽可能用同样的东西来修复 。
据王飞介绍,历朝历代对奉国寺都有过维修和保护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奉国寺的维修项目不断,保护现状明显改观 。从1950年开始,国家就相继修复了战争中损坏的大雄殿屋顶、彩绘泥塑造像断臂等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奉国寺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使保护工作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