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和google 让Google都羡慕( 四 )


像戴森这样的品牌,把品牌运营主阵地搬到天猫上,也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阿里妈妈从2015年开始“走出淘宝”的品牌之役有了阶段性成果 。朱顺炎在2016年内部年会上感慨,经过一年的运营,在客户结构方面,“阿里妈妈终于有品牌广告主的味道了 。”
马旗戟是中国市场研究行业的早期开拓者,他认为阿里妈妈既掌握了消费者的需求数据,又有海量且多维度的商品数据,而目前火热的新零售概念中,出发点之一就在于商品供应的极大化和有效需求的不足,如何把两者对接起来会是阿里妈妈在新零售语境里的一大价值 。另外,阿里妈妈基于大数据对消费者需求、趋势的洞察,也能为C2B(Consumer to Business,即消费者到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
延伸阅读:
Amazon、Facebook、Google的三大营销模式
数据的大而全本身并不能称为是一种能力,但对整个营销思路的塑造上,数据天然地会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公司的营销基因 。
这可以从Amazon、Facebook、Google身上觅得答案 。
Amazon作为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自然在消费数据方面有着比较深的积累,而这些数据也用以反哺到电商业务当中 。因此,“由A找到B,从数据中找到关联”的关联范式成了Amazon最主要的营销模式,据称其20%~30%的销售通过关联推荐获取 。亚马逊的Prime Instant Video 也因个性化推荐引擎,在2013年获得艾美奖 。
而拥有社交数据的Facebook,凭借其对多维社交数据的收集和深度挖掘,它能实现的是从“从A、B、C、……等一群人中找到你最想要的A”的精准定向,一方面把最合适的人群推送给品牌方,另一方面也让用户接收到他和朋友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这些内容有着很明显的社交属性,甚至能让用户爱上广告 。
Google作为搜索巨头,与上述两家的模式有着很大不同,它在大数据领域最突出的特色是动态性,它的推荐往往更符合用户的心意,提高了搜索的效率 。因此,Google的营销强项在于能做到:“计划要推A,但是在实际的场景交互中,数据反馈的结果发现B更受欢迎,因此调整计划改推B 。”
本文"让Google都羡慕,为什么说阿里妈妈是数字营销的未来?"为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35712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