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天山 大平天山龙脉风水


北山是横亘于贵港北部山脉的统称 , 涵盖莲花山脉及龙山山脉 , 是桂中名山大瑶山的南端余脉 。北山高崇延绵 , 峰峦叠嶂 , 主峰大平天海拨1157米 , 是郁江平原的制高点 , 山系分为两脉 , 东曰大平天山 , 西曰小平天山 。平天山脉延绵长达数十公里 , 为贵之龙脉山 , 也是郁江与黔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巍峨的北山 , 与坦荡的郁江平原界限分明 , 构成了贵港的地貌主体 。浩瀚延绵的大小平天山脉交织碰撞出奇丽景观和激荡历史 , 是贵港一座自然与人文相交融的资源宝库 。

平天山 大平天山龙脉风水

文章插图
贵港坊间对北山还有“睡美人山”的叫法 , 这来源于一个民间故事 。传说有一位下凡的仙女因思恋人世间的繁华 , 怀上了凡间的孩子 , 在即将分娩出世之时 , 受到天庭惩罚 , 被化成山脉 , 以儆效尤 。从贵城北望平天山 , 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地勾勒出这幕世上罕有的巨幅“睡美人”城市天际线:一个身怀六甲的长发少妇仰天而卧 , 五官轮廓枕着龙头山(小平天) , 高挺的大肚子即是北山顶(大平天) 。

平天山 大平天山龙脉风水

文章插图
金银山
光绪《贵县志》载:“北山上盘武宣 , 下连浔郡 , 错综百余峰 , 延袤数百里 。唐贵州牧尝教植茶树于此 , 土人赖之 , 俗呼其地为龙山 。”北山皆属土山 , 山势高耸入云 , 光热条件良好 。唐代州官因地制宜 , 在山区传授栽种茶树 , 平原则种稻 , 这是地方州官兼“劝农事”的一个体现 。今平天山上仍遗有高山茶园 , 顽强地维系着“北山茶”的千年血脉基因 。旧志所言“土人” , 隋唐时期称俚僚人 , 为今之壮族先民 。

平天山 大平天山龙脉风水

文章插图
贞观九年(635年) , 唐太宗下令全国各州以当地名山大川为州名 , 南尹州总管府(今贵港)遂取境内最高峰宜贵山(平天山古称)之“贵”字 , 改称贵州 。到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改称贵县 , 及至1988年撤县建市改称贵港 , 均继续保留沿用“贵”字头地名 , 追根溯源正是这座“绝顶高可并天”的平天山遗留给贵港的地理胎记 。
神仙山
数百年来 , 岭南地区流传着明代贵县人冯克利在北山采药 , 遇仙成神的传说 。这位冯姓采药樵夫最后得道成仙 , 成为一个在贵港形成的地方神灵 , 使得贵港成为三界神信仰的发源地与核心圈 , 影响波及两广地区 。巍峨的平天山是汇集冯三界仙迹及传说故事的大本营 。
北山顶终年云遮雾绕 , 人迹罕至 , 有如远离尘世的仙境 , 成为催生羽客仙人神迹的天然土壤 。许多贵港人都熟知《怀城八景》中的“北岭仙棋子满枰”典故 , 但却鲜有追根究底者探寻其背后的玄机:那位得道成仙的采药樵夫从何而来 , 又最终去了何处?

平天山 大平天山龙脉风水

文章插图
据清贵县知县裘彬《三界履历记》记载:“阅县志及其家乘载 , 三界姓冯氏 , 讳克利 , 其先固浙人 , 居山阴东湖村 。祖 , 前明成化举人 , 随总督两广韩雍至粤 , 奉命征安南……迁居城 , 遂流寓于贵县 。生三界 , 时弘治 , 轶其年四月八日也……嘉靖七年 , 新建伯王守仁总督两广 , 奉命征藤峡猺贼 , 聘赞军谋 , 是役也 , 成功之速 , 赖其策书之力为多 , 军士凯撤 , 三界亦辞归 , 隐于邑之北山 , 遇仙授无缝天衣 , 云游得道……后羽化于苍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