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民间传说很有意思,武则天当政时官至侍中的郝处俊,死后遭到掘墓开棺之严惩,据说就是葬的方位出了问题 。郝处俊下葬后,当时有懂风水的人走过郝的墓地,看罢叹称,“葬压龙角,其棺必斫” 。后来郝的子孙犯事,诛连九族,郝在地下难逃祸害,果然被武则天派的人把他的坟给挖了,棺材撬开砸了 。历朝历代的帝王为了选得一块可以荫及子孙,保全国运的风水宝地,不惜花费巨资,并当成国是商议 。从秦始皇嬴政,到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再到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福临,无不重视寿宫(陵寑)的选址问题 。
下葬后,也不能大意,要注意保护地气和龙脉,封以厚土,圆堆“藏金”,不致泄气,这也是后来陵墓都有高大封土的原因之一 。因为这个道理,中国古代出现了挖人祖坟、断人龙脉的事件多不胜数,故意使坏 。而盗墓之所以被世人视为断子绝孙之行为,也是因为祖宗的地气被泄之故,才恨得咬牙切齿 。尸骨下葬后也不可轻易迁移,否则会坏了风水,发迹不了 。如朱元璋,公元1368年于应天(南京)称帝后,首先想到要把父母、兄嫂的坟迁址,盛装豪椁隆重再葬,并派精通风水的刘基前去安徽凤阳老家堪查 。刘基回奏,山川灵气不可动,一动风水就不灵了,会破了朱家龙脉 。迷信的朱元璋遂放弃了重葬的念头,选择在原址上修建大型皇陵 。
张廷编纂的《明史·山陵》记载了这件事,“太祖至濠,尝议改葬,不果 。因增土以培其封,令陵旁故人汪文、刘英等二十家守视 。洪武二年荐号曰英陵,后改称皇陵 。”因为这个原因,凤阳的明皇陵是没有地宫的,这也是历代帝王陵寑中少有的现象 。同时,狂施皇权,给下葬时连棺材都没有的父母、哥嫂封官加爵,一辈连饱饭也未吃过几天的朱五四当上帝王,追为“淳皇帝”,庙号仁祖 。
风水宝地与子孙发迹之间的关系,有无科学道理?这个问题讨论了N遍了,不用我多说,信不信由你 。有不少人持否定意见,我看是真伪俱存,过于主观就不好,就成了迷信 。所有发了财当了官做了皇帝的人,都会称祖上埋到了风水宝地,这就是一种附会 。实际上其向世人所解释的发迹之谜,是掩盖巧取豪夺、滥杀生灵之罪恶的一种借口 。而一些子孙倒霉的也不一定就是风水不好 。唐朝的郝处俊遭挖坟砸棺之祸,并不是因为葬的方位不好,压了龙尾巴,而是因为他系唐高宗李治的老臣,生前就强烈反对武则天,武氏一直怀恨在心,生前奈何不了,死后便可以随心所欲了 。
关于朱元璋葬父葬到了风水宝地上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当时朱父“尸陷地裂”,得以平地起坟 。雨过天晴,朱元璋急急跑出躲雨的寺庙,到原地一看坏了,父亲的尸体没有了,感到十分迷惑,便横在抬尸的扁担上四肢拉开,仰天长叹,等二哥赶回来商量怎么办 。一个老和尚恰好走过,觉得惊奇:扁担与朱元璋的身体正好构成了一个“天” 。不一会儿,朱元璋又侧身翻转,这更不得了了,又成了一个“子” 。“天子”现世,此人必贵 。果然不出老和尚所言,朱元璋后来当了大明皇帝 。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朱元璋能够建立大明王朝,也是与蒙人、张士诚、陈友谅等拼杀出来的,是“马上得江山” 。但朱元璋家祖坟葬到了风水宝地上,过去竟然一直有人相信,崇祯八年(公元1378年)正月,张献忠的起义军攻打到安徽凤阳时,便将朱氏的祖陵破坏得乱七八糟,“焚皇陵,烧陵殿,燔松三十万株”,坏其风水,名为“断龙脉” 。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勘舆师相对来说都是古时候的地理学家,对气候、环境较为敏感,不承认风水术有科学道理也不行,不信也不行 。风水圈中过去有一个百谈常新的“郭璞葬母”传说:郭母死后,郭给母亲挑选的墓穴距离河边不到百米,如果一发大水坟便会被淹掉,这可是风水大忌 。郭璞却敢葬,预言水必退去,时人将信将疑 。结果若干年后,河水果然改道了,郭母墓四周都成了桑田,郭璞的名气因此大振 。郭璞为什么敢这么断言,无非是他对附近的山川走向河流分布气候变化,比别人更了解 。
- 著名风水图片大全 风水地带图片大全图解
- 牛地风水 风水局水牛取水局
- 狗的风水作用 黄色陶瓷狗的风水作用
- 家宅与道路到底有没有存在风水问题
- 客厅挂画风水 会客室风水字画颜色
- 山像乌龟有什么风水 风水龟背山图形
- 蛇形风水形状图 风水砂法全图
- 陶瓷龙风水作用 飞龙在风水中的作用
- 冬至风水禁忌 2022年冬至风水
- 南宁了元先生风水视频 陈桂林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