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有多少个sku 万个SKU卖场型店铺( 二 )


2013年 , 利快开始布局三块业务:一是数百家线下卖场店的利快传统业务、二是与天猫等大型平台合作的利快电商;三是供应链B2B业务 。
可见利快正在通过业务线的相互配合 , 加码电商业务 。
利快组建电商团队 , 以平台不同来分别运营 , 其中合作主要品牌如Leifheit、Silikomart、Guzzini会开设品牌店铺单独运营 , 由专人负责 。目前 , 利快电商团队有50人 。
而供应链则负责从开店到运营的全程服务 。例如产品展示、页面设计、预包装等 , 分销客户也可以通过淘宝供销平台、B2B平台实现一键代发 。并且企业可以通过进销存逻辑运算系统 , 对动销状况实时做出营销策略调整 。2015年 , 利快成立品筑国际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 。
由此 , 利快电商发展迅速 。以淘系为例 , 利快去年淘系店铺销售超过5000万 , 年增长70%以上 。此外在总体业务结构上 , 利快自营电商占比超过20% , 整体线上业务与线下基本持平 。
然而 , 以数据驱动、打通线上线下渠道 , 升级用户体验的新零售业态 , 又给了利快新的启发 。新零售时代 , “融合”成为利快下一阶段发展关键词 。目前 , 除了相对独立的供应链B2B业务外 , 利快正在推动线上线下业务的融合 , 试图打通产品和会员体系 。
如何“百里挑一”?
像利快这样的卖场型店铺 , 选品是关键 。
利快每年向中国提供百万件产品 , 线上SKU超过1万 。因为涉及上百个品牌 , 产品繁多、品类丰富 。但是线下受到门店规模影响 , 展示有限;线上虽受空间限制较小 , 可是消费力与线下相比稍弱 , 而且页面尾部产品不易被发现 , 因此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 , 对于利快这样的卖场式销售模式 , 选择与渠道合适的产品尤为关键 。
选品 , 首先建立在清晰的消费者定位上 。利快的目标用户是高端消费群体 , “在引入品牌和商品的时候 , 我们会基于当地数据选择畅销、口碑好的TOP品牌 。”岳金龙解释 。
最初 , 利快通过一线城市的高端商场开设利快生活卖场店 , 吸引高端消费者 , 在线下门店积累用户 。随后 , 根据天猫后台的重要数据 , 利快以市场空缺的产品为品牌打开线上局面 。
以499元的Leifheit拖把为例 , 利快通过天猫后台数据发现 , 拖把产品大多集中在百元以下 , 中端和高端产品寥寥 , 因此补充了价格在189、269、349以及500以上的拖把系列 , 拉伸了拖把产品线的同时吸引各消费群体 。
从品类拓展的方向来看 , 天猫数据所反映的行业趋势显示 , 以“家”为场景的售卖方式在线上渠道更受欢迎 , “轻”、“小”型家电家居产品出现了翻番的增长态势 。因此 , 利快相继引进了收纳、晾晒、居家日用、厨房、餐饮具等产品系列 , 扩大经营领域 。2016年 , 利快引入意大利轻型家具品牌DLAC和FOPPAPEDRETTI , 一年时间品牌年增长达到了400%以上 。
除了现有产品的选择以外 , 利快还会与个别品牌进行深层合作 , 以线上线下的销售数据和行业趋势为基础 , 为中国区消费者提供定制产品 。
消灭“长尾”
繁多产品并非是优势 , 利快“长尾”问题开始凸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