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上市企业有几家 快递企业扎堆上市( 二 )


快递企业扎堆上市
“我们一天平均递送的快递数量在1000万-1500万件 , 双11期间能达到3000万-3500万件 , 已经超过了阿里巴巴的量 , 发展速度超乎想象 。”李鸿翔透露 , 这恐怕也是圆通在进军航空领域不到半年之后便迅速抛出大单的底气之所在 。
事实上包括中国邮政、顺丰速运以及“四通一达”在内的中国本土快递企业早已经意识到了这一增长的趋势 , 特别是在跨境电商业务成为新增长点之后 , 原本依靠地面网络便能迅速做大的快递企业显然无法继续在“地面”网络去争食这一市场 。
在航空领域更早布局的顺丰显然早已意识到这一问题 , 并在去年与波音签订了一笔涉及至少30架767-300F宽体货机的订单 , 第一架已经在去年底交付 。
顺丰方面对本报采访人员表示 , 宽体机加盟对顺丰航空而言意味着“运力解放” , 与顺丰航空此前主力757-200F相比 , 宽体货机实现了运力的成倍提升 , 同时航程覆盖范围延伸至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市场 。
先行在航空货运领域的布局已经让顺丰受益匪浅 , 在新一轮发展机遇来临之时显然没理由错过 , 正因为随之而来的扩张引发对资金的渴求 , 此前坚持不上市的顺丰改变了态度 , 开始为上市做积极的准备 。
2月18日 , 顺丰发布《上市辅导公告》称 , 顺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在国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 目前正在接受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辅导 。
顺丰航空成立不到7年 , 发展速度虽然相比国内同业较为迅速 , 但与其标杆企业联邦快递相比仍难望项背 。目前顺丰航空机队规模刚达到26架 , 而联邦快递机队规模超过600架 , 并在去年一次下单购买100架767系列货机 。
国内的竞争者也迎头赶上 , 除了圆通航空刚刚签订的20架订单之外 , 中国邮政航空也在去年底跟波音一次签订了17架新的货机订单 。
“目前正是一个格局重构的窗口期 , 各家都在抓紧时间圈地布局 , 等这窗口期过后格局一定就很难改变了 , 到时一定会是强者恒强、弱者逐渐消失的局面 。”一位国内某民营快递企业负责人25日接受本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因此也不难理解民营快递企业即使通过借壳的方式也要赶上这一批登陆资本市场的大潮 。
1月初大杨创世宣布与圆通速递股东已就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事宜初步达成一致 , 各方拟共同推进大杨创世现有业务、资产、负债、人员等全部置出 , 并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收购圆通速递股权 ,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
大杨创世称 , 预计本次重组完成后 , 该公司的控制权将发生变更 , 圆通速递实际控制人将成为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 , 圆通速递将成为大杨创世的子公司 。
如果一切顺利 , 圆通速递就将借此机会登陆A股市场 , 而其他多家民营快递企业关于上市的推进工作也在犹如赛跑一般紧锣密鼓地进行 。
2月25日 , 去年9月与申通快递实现合并的天天快递宣布完成A轮融资 , 天天快递董事长张鸿涛称 , 将在今年3、4月筹建上市小组 , 并争取在今明两年完成上市 。
而在去年4月中通速递完成10亿美元融资 , 内部也同时传出启动上市计划的消息 。另一家民营快递企业全峰速递高层则在去年下半年公开表示将在2016年登陆资本市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