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58到家自我革命
2015年4月21日 , 58同城赶集网合并后的第三天 , 58到家举行“2.0发布会” , 对外宣布全新的开放平台战略 , 决心做O2O界的天猫 , 以投资或开放合作的方式接入合作伙伴 , 以此形成一站式到家服务的超级入口 。
事实上 , “58到家”品牌于2014年11月20日便已推出 。随着上门服务掀起的波涛 , 姚劲波愈发觉得生活信息服务的定位让58同城离用户越来越远 。市场重压下 , 为了再续58同城传奇 , 姚劲波决定来一场“自我革命”的游戏 , 58到家应运而生 。姚劲波对此信心满满 , 称未来一年 , 将投入至少一亿美元来拓展58到家的业务 , “没有上限” 。58同城首席战略官陈小华兼任58到家CEO 。
与58同城纯信息平台不同的是 , 新生的58到家以居家场景为服务切入点 , 提供实现用户基于地理位置的预约下单、上门服务、在线支付及点评等流程 。但从58同城孵化出的58到家 , 依然继承了58同城的平台模式 , 服务类别分门别类 , 包罗万象 , 服务品类从最初的美甲保洁搬家发展至美容化妆、按摩、月嫂、洗衣洗车、汽车陪练甚至外卖等等 。2.0版本的58到家更是目标接入上百种服务品类——这是典型的重平台服务逻辑 。但快速建立如此大的平台依靠58到家自己的员工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 更多的是利用平台接入了第三方服务 , 分成了自营和众包两种服务 。
据58到家数据显示 , 截止2015年底 , 58到家的服务已完成了全国30个主要城市的覆盖 。对此 , CEO陈小华曾感慨:“此前很少有哪个公司成立刚刚几个月就要管理30多个城市的业务 , 而58到家正是这样 , 比如每个城市至少有三个业务单元即将近100个子业务 , 而业务的复杂程度也超乎想象” 。
而在核心业务方面 , 58到家自己投资的自营企业能到家完成良好的服务任务 , 第三方接入由于标准化管理机制的弱势 , 导致用户投诉和不满时常曝光 , 也直接影响了核心服务业务的竞争力 。
经过整整两年的发展 , 58到家CEO陈小华给自己打60分 , 原因是离预期的目标仍然较远 。58到家不仅只是一个上门服务平台 , 更是成为了“平台中的平台” , 其中每一个品类似乎都能做出一个单独的平台 。平台要想致胜 , 规模扩张是必然的路 , 从体量上看 , 58到家似乎很大 , 但从业务领域来看 , 58到家又很弱 。核心服务业务不强 , 靠体量挤压河狸家等垂直领域的竞争对手 , 58到家有点力不从心 。
从58自身拥有大量资源的情况来看 , 58到家确实有很大的机会成为58同城手中的利器 , 扛起再造58的革命大旗;但另一方面 , 资本的穷追不舍、细分行业专业性的技术壁垒等难题 , 又让58到家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
至于58到家是否具有潜力成为那只站在风口待飞的猪?是否有能量再造一个58同城?这些都还是后话 。对于目前的58到家来说 , 盈利还是一个美好的“远方” 。
生活服务帝国模型渐显
除了O2O以外 , 58同城也在主营业务上寻找利润增长点 , 新业务“转转”进入了姚劲波的视野 。“转转”是58赶集推出的个人闲置物品交易平台 。通过微信支付的方式 , 鼓励个人用户快速的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卖给个人用户 , 实现闲置物品的快速流转 。姚劲波曾表示 , 希望将58同城和赶集网二手交易业务全部整合到转转上 。另外 , 转转是腾讯斥资7.36亿美元入股58同城后 , 双方在微信上深入合作的首个项目 。58国内最大分类信息服务与腾讯超级App入口的无缝对接 , 充满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
- 付了彩礼但是女方不肯结婚证怎么处理
- 1000亿美元生鲜电商市场
- 债务人认缴但是未出资的股权怎么解决
- 交通事故死亡但对方没有赔偿能力怎么解决
- 一个人孤独无助的心情说说
- 挪用公款1000万但已归还的要判多少年呢
- 怎么看喜食伤 什么样的八字喜食伤
- 小学交通安全的宣传标语
- 店铺有流量但是没转化是怎么回事
- 献血的公益广告词 捐血公益广告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