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组织架构调整 阿里再调架构“幕后”

素来喜欢拥抱变化的阿里巴巴 , 日前迎来张勇上任CEO后第二次电商架构大调整 。
最直接的变化来自聚划算 。曾经与天猫、淘宝并称阿里三驾马车的聚划算正式并入天猫 。天猫将成立三大事业组、营销平台事业部和运营中心 , 变阵为以“三纵两横”的网状协同体系加若干独立事业部的全新架构 。
在内部信中 ,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将此次架构调整的用意归结为“解决客户在平台发展中遇到的痛点 , 统一整个零售平台对客户的服务策略” 。不过在业内看来 , 阿里此次的调整用意在于解决新零售的痛点 。这同时也暴露出阿里巴巴遭遇的成长烦恼 。

阿里组织架构调整 阿里再调架构“幕后”

文章插图
天猫扩容整顿“后院”
经历此番架构调整 , 天猫将变阵形成“三纵两横”格局 。
“三纵”分别以快速消费品事业组(包括天猫超市、美妆洗护、食品母婴、天猫生鲜等业务)、电器家装事业组(包括电器城、天猫美家等业务)、服装服饰事业组(包括男女装、箱包鞋帽、内衣配饰、珠宝首饰等业务)为核心 。“两横”一是将天猫市场部、聚划算整合为营销平台事业部 , 为商家提供品效合一的全域营销服务 。二是设立运营中心 , 统筹天猫平台层面的商家管理、会员管理、规则管理和资源管理 。
“此番调整进一步强化了天猫在阿里电商业务中的核心地位” ,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 , 这也是阿里在更加激烈竞争中的应变之举 。2015年 , 阿里曾经将旗下三个零售平台淘宝、天猫、聚划算进行统一管理 , 并且分工明确 , 淘宝强调“万能” , 天猫强调“品质” , 聚划算强调“活力” 。但是伴随团购模式的更新迭代 , 脱胎于团购的聚划算也在努力摆脱团购的影子 , 寻求与天猫的差异化发展 。
聚划算一度被商家认为是阿里系的营销高地、一票难求 。不过在今年9月一次小规模的媒体交流中 , 聚划算事业部总经理刘博曾经委婉地表达了这种成长的烦恼 。很多商家将聚划算视为单纯的出货平台 , 以价格驱动交易 , 打造爆款 。但是货卖完了 , 商家获得了交易额与曝光 , 平台拿到了提成 , 消费者享受到让利之后沉淀下来的东西很少 。聚划算的难点在于既成为商家展示的窗口 , 还能帮助商家做好品牌管理 , 拉动供应链 。
在团购模式日渐衰落的情形下 , 聚划算在阿里的大盘内既要与天猫、淘宝形成差异化竞争 , 又要承担不断创新的压力并不容易 。在曹磊看来 , 将聚划算打包进天猫 , 强化天猫在电商业务的核心地位 , 有助于集中优势资源对抗来自京东、唯品会等等B2C电商的竞争 , 而在阿里巴巴整个电商业务板块中 , 天猫也提供了最重要的信誉保障 , 阿里此举意在“将猫养肥”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 , 阿里此举更像一个整顿后院的行为 。聚划算已经完成团购兴盛期的历史使命 , 商超大战正在步步紧逼 , 阿里亟须整顿后院集中兵力出击 。
改造商家“痛点”
阿里的此番调整表面上看是调整架构应对竞争 , 但其中更深层次的因素是阿里在推动商家尝试转型新零售 , 并试着解决转型过程中的一系列痛点 。
2016年3月 , 张勇在阿里一次内部交流中谈到了商户端发现的问题 。有商家向张勇反映 , 在阿里做生意 , 沟通成本较高 。比如 , 在天猫开店、聚划算搞活动 , 做店庆、往国外拓展生意需要与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小二沟通 。为了更多收集商家的真实想法 , 张勇特别恢复了商家智囊团的组织 , 邀请商家给阿里挑刺 , 选人的标准就是“敢说话” 。在这样的基础上 , 张勇彼时就提出了为商家建立统一服务窗口的想法 , “给商家提供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组织保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