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居中国电商企业指数榜首

“剁手党”们都在等待又一场如期而至的消费盛宴 。而在每年“双十一”狂欢的表象背后,隐藏着是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趋势和格局的演变 。
就在刚刚落幕的2015中国(杭州)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上,本报与国际知名调查机构尼尔森联袂发布的《尼尔森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杭州指数”白皮书》,全景描画了国内电商发展的最新图景 。
作为中国电商发展产业高地和精神高地的杭州,凭借电商本地化发展环境方面的突出优势,高居电商企业指数排名榜首 。而顺应跨境电商、农村电商及移动电商的发展趋势,杭州在机制改革和市场探索方面的诸多案例,同样引发了国际国内电商业界的广泛关注 。

杭州高居中国电商企业指数榜首

文章插图
杭州是名副其实的电商企业摇篮
新近发布的尼尔森电商行业发展“杭州指数”同时涵盖了C、B两端——电商消费者指数和电商企业指数,分别反映各地消费者的网购情况及电商企业发展情况 。每类指数又通过权a重计算和层次计算下分二三级指标 。比如电商企业指数就包括阿里网商指数、电商企业发展指数、电商本地化发展环境指数这3个二级指标 。
值得一提的是,从电商企业指数排名情况看,杭州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位居榜单之首 。杭州虽然在网商指数和电商企业发展指数这两个二级指标上表现平平,但是电商本地化发展环境指数高达77(数值介于0-100之间,数值越大水平越高),成为杭州电商企业优势形成的主要来源 。这也反映出杭州在第三产业、快递业务量、互联网接入户数、电商衍生服务等综合配套环境上的优势 。
而在电商消费者指数方面,杭州位列第九,在网购渗透率和网购黏性上具有一定优势 。北京、上海位列前二,其优势主要来自网购黏性和城市消费力 。在网购渗透率、接受度以及硬件/技术能力与其他城市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北京、上海的网购黏性保持在88以上,北京城市消费力为82,上海高达100,远远领先其他城市 。
过去一年尝试的跨境网购渠道以及未来一年尝试意愿
跨境网购加速渗透二线城市
今年以来,跨境电商发展风起云涌 。白皮书对国内当前的跨境电商发展趋势也进行了专题研究 。
尼尔森调查数据显示,偏爱跨境网购人群年龄多介于26-40岁之间;相比国内网购,偏爱跨境网购人群更多在独资、合资或外资企业工作,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多数家庭月收入超过11000元 。相比其他人群,这一人群在生活中接触海外信息更多,进而影响消费观 。
调研结果还显示,跨境电商正加速向二线城市渗透 。从发展现状看,二线城市跨境网购在各渠道上渗透率均虽不及一线城市,但二线城市在未来一年跨境网购的尝试意愿上与一线城市相当,说明二线城市具有较大的跨境网购消费空间,潜力巨大 。进一步对比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跨境网购者的购物行为,在购物频次和购物花费上,两者差别并不大,说明二线城市消费者有较强的消费意愿 。
个中原因,白皮书分析认为,二线城市在购买海外商品线下渠道选择上不如一线城市丰富,这也促使消费者通过跨境网购的方式,来满足他们对于海外商品的需求 。
杭州虽非一线城市,但国内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落地,却令人平添更多期待 。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1-8月,杭州海关验放跨境电商进出口单5419万单,交易金额达29.49亿元,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
农村电商风起淘宝村今年有望超500个
中国广袤的农村地区正在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蓝海,白皮书针对农村电商的专题调研印证了这一点 。
2014年以来,电商行业内外的各路玩家纷纷押注农村电商 。比如阿里巴巴就推出战略项目“农村淘宝”,截至2014年,已建成212个淘宝村、19个淘宝镇和2万多个淘宝服务站 。京东、顺丰、世纪之村、中国邮政等也纷纷启动快递下乡、电商下乡步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