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生鲜供应链的春天在哪里( 二 )


农产品生鲜供应链后端如何?
今年春季的菜价普遍比以往要高;目前在一个三线小城镇的很多生鲜蔬果往往比在一线城市要贵 , 有的还要贵不少 , 但是人们该吃还得吃 。原因很简单 , 供应链在触及三线城市的时候需要从一线城市的供给中心多次倒手 , 供应链更长 , 损耗更大;无论三线城市消费水平怎么样 , 流通商必须加价才能挣钱 。
另一个数据 , 目前中国城镇率刚刚达到40%左右 。未来10年 将要达到75% 。我们将要有海量的农业人口 , 不再是自耕农 , 他们慢慢放弃原来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技能成为城镇人口的一员 。自耕农经济将迅速瓦解 。
以上代表两个趋势 , 第一是城镇化比率升高 , 大家对质优价廉的产品有强烈的需求 , 这种需求越来越集中 。要求供应链更加高效的触及终端城镇 。第二代表农村人口大范围转移 , 土地流转速度将大幅度加快 , 生产将会越来越集中;原因很简单 , 目前很多通过读大学 , 进城务工的80 , 90后年轻人都已经不用去管家里的田地 , 留守种田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妇女 。万一有一天 , 留守的父母也不种地了 , 农田就荒废在那里了 , 还不如租出去 。
另外还有一个趋势 , 是最近比较盛行的 。大量有资金的私营企业主 , 开始慢慢在城市周围囤地 , 资金从很多其他不景气的产业抽出来开始扑向土地流转和新农业 。小规模的私人农场开始慢慢成型 。然后是小规模相互兼并 , 形成大的农场 。
土地流转目前处在变革的前沿 , 目前在全国各地出现了承包土地集约化耕种的小浪潮 , 土流网在这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不过滞后于目前粗犷的耕种技术 , 流转回来的土地还不能产生应用的经济效益 , 大部分都以骗国家补助为生存目的 。在南方种植100亩水稻一年才有5 万不到的收益 , 但是政府补助就会超过这个数 。
种种条件 , 促进了土地资源的集中 。国家政府也在出台大量利好政策 , 鼓励土地流转 , 守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 。这对于改善目前农产品分散供应的现状来说 , 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利好 。
再就是农产品各个环节人工参与严重的问题 。目前出现了大批互联网农机租恁 , 销售企业 。还有很多互联网农技服务平台 。农机的问题比较好解决 , 毕竟西方国家要什么机器有什么机器都好说;而且国家对于农用机械的使用还有政策性补贴 。但是农技依然是一个问题 , 高端的农技人员是无法大量引进的 , 只能靠时间去培养 。
不得不提的是农业信息化 。这里的信息化不只是通过电商或者信息平台把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品信息搬上网 。真正的农业信息化体现在农业生产的各种环节中 。譬如蔬东坡所服务的某农产品流通贸易公司 , 做到日流水10w规模的一家传统企业竟然一直在用笔和纸记账 , 不但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 , 既往数据很难统计无法精细化经营 。很多生猪养殖的大户 , 还在用笔和纸教条式的去管理养殖过程 , 几号打针 , 几号出栏都是教条式的 , 没有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一套智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 能够在农产品的生产 , 流通环节提供意想不到的的效率提升 , 大大降低人工参与度和经验教条带来的系统风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