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映客与宣亚“业务协同”的概念难免有些牵强 , 毕竟宣亚在外界眼中是一家“公关公司” 。
根据公开信息 , 宣亚公司客户主要分布在汽车、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快速消费品、制造业等行业,尤其集中于汽车行业,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1-6月,公司来源于汽车行业的收入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8.37%、55.39%、65.22%和69.93% 。
变数三:监管门槛
证监会的审核监管也将是宣亚映客重组的巨大变数 。在宣亚国际与映客资产重组的消息出来之前 , 曾有消息称 , 过去半年内 , 宣亚国际与映客一直在进行“借壳”或“类借壳”方式寻求上市的谈判 。
借壳的可能性似乎并不大 。投行人士向采访人员透露 , 早在去年监管部门就小范围约见了部分券商 , 就A股市场借壳重组和炒壳相关事宜进行沟通 , 近段时间对于借壳和“类借壳”的方案也丝毫没有放松 。
此次交易公告中提到 , “本次交易方式初步确定为公司全部采用现金的方式购买标的公司的股权” , 财务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这是方便通过证监会批准的最佳方法 。
“去年以来 , 随着监管的趋严 , 尤其是6月17日新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后 , 选择全现金收购的案例开始加速出现 。”
一家券商投行人士向采访人员表示:“一些公司改为现金收购也是无奈的事 , 因为根据新规这些公司的重组未必能够获得通过 , 即使通过耗时也很长 。而根据相关规定 , 非借壳的100%现金支付的并购无需证监会审核 , 部分公司为了尽快完成收购 , 选择通过现金收购变相绕开监管 。”
但具体交易细节 , 仍待官方进一步披露 , 包括映客估值、映客的财务数据是否会造成上市公司亏损、交易是否合法等等 。
一位直播行业高管告诉采访人员 , 这次重组能否成功 , 最后关键还是看是否能过证监会那一关 。
本文"映客“卖身”宣亚的待解之谜"为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345455)
- 你为什么要做一个标签明确的“小而美”的店铺
- “五五”普法宣传口号标语句子
- 苏宁阿里拟出资10亿元成立“猫宁电商”
- 肤浅的“网红”思维终非主流
- 滴滴优步“蜜月”之下的暗流
- 母婴电商“荷花亲子”宣布倒闭
- “什么值得买”要IPO
- bilibili取个好听的用户名
- 莆田政府呼应“抓酒驾式打假”
- 天猫双11晚会引众多品牌追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