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面临的安全威胁 手机安全危机重重( 二 )


这意味着网络犯罪分子只要搞定用户手机,绝不可能空手而归,网络犯罪离广大网民并不遥远,据2017年Q2手机安全报告,360猎网平台共接到网络诈骗举报达6807起,涉案金融高达1.2亿元,人均损失17582元,其人均损失基数有逐年上涨态势 。
打响移动安全保护战首先要升级的全行业的忧患意识,以系统漏洞侦查甄别及修复为“牛鼻子”顺藤摸瓜 。从这个角度讲,安全互联网公司向手机厂商公布或提示漏洞并非要“砸场子”或“搞事情”,而是帮助手机厂商提升自身的防御力 。
以苹果为例,去年iOS系统开始尝试安全接口的开放,以拦截骚扰电话、垃圾短信、钓鱼链接等,360推出防骚扰大师等安全软件;而谷歌、微软也会对系统漏洞举报者给予奖励,其中全球安全厂商之中,360提供的漏洞数量最多 。
国内运营商、手机厂商、开发者对系统漏洞也应秉持这样的开放态度 。要知道,任一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只备选某方面的数据,无法做到全面的安全监测,要从源头上解决移动安全问题,就需要政府单位、安全互联网公司、运营商、手机厂商、开发者加强合作 。出席ISC2017“移动终端安全分论坛”有中国移动、华为、蚂蚁金服的科学家及专家建言献策 。
1.政府及行业管理层面:移动终端安全由于手机厂商规范不统一,驱动力不够,需政府主管部门统筹,比如对电信设备入网进行安全检测、抽查入网设备、对系统安全更新备案;推动手机厂商建立移动智能设备持续性监测与安全管理标准体系,以及全行业安全产业联盟 。
2.运营商与移动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中国移动已开放自身的用户号码能力,提供实名、短信、号码、数字签名等认证,这些成为移动金融征信的一部分;使手机号码与业务安全结合在一起,让越来越多App基于移动手机号码注册,并进行账户权限管理和各站点的互联互通 。
3.安全互联网企业与手机厂商、第三方应用分发平台合作:如华为手机就下架了近3000多个问题应用;360对安全隐患的App进行跟踪,对有漏洞或病毒程序的溯源,再做风险分析和应急预警等 。
此外,用户数据安全管理需要保护用户隐私不被非法获取,手机安全管理软件防止伪基站WiFi热点窃取用户账户密码;云服务公司尤其需重视云数据存储及下发安全等,都需要安全互联网公司与最新云计算、大数据等公司协作 。
以往移动互联网行业中各个参与者都在想如何做安全产品,专业水平暂且不论,但往往只能“马后炮”修补迭代,面对不断变异的病毒程序形同虚设 。唯有移动安全生态中的芯片厂商、终端厂商、手机厂商、运营商及安全互联网公司开放协作,才能提升移动安全的根本 。
三、安全产业永远要道高一尺,安全互联网企业是协调者+赋能者
对广大用户来说,移动安全也是“武功再高,也怕菜刀”,无数耳钓鱼网站及网络诈骗让互联网充满陷阱,以手机端勒索软件为例,据360烽火实验室技术经理陈宏伟表示,在2017年上半年,总共截获了勒索病毒41万个,其中一些勒索病毒甚至能以语音或二维码解锁形式,制作成本低廉,而且每天新增约2万个勒索病毒,这些病毒甚至被一些00后群体作为谋财工具进行经营和散布 。
今年5月WannaCry勒索病毒事件开始显示其狰狞的一面 。很多国家、地区的加油站没法加油,交通指挥系统失灵、医生做不了手术、银行系统被攻入等,其勒索支付手段是查无实证的比特币;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该事件使用的竟是美国泄露的网络战武器之一 。不仅移动安全是一个系统,整个网络安全也与金融安全、公共设施安全、国家安全联系成为一个生态系统,而移动安全可能就是大安全系统之中最薄弱、也最常见的环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