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面临的安全威胁 手机安全危机重重( 三 )


有数据统计,目前黑色产业链的规模是网络安全产业的10倍以上 。在电影《速度与激情8》中的大反派赛弗抢走“天眼系统”,从而把所有人的手机、城市里的摄像头成为她随时可调用的监控,马路上行驶的汽车瞬间成为“僵尸”和自杀性袭击武器 。这是一个IOT时代预言,当人们不安分地接近自动化、智能化的AI世界时,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网络安全技术作为保障,那将是历史灾难!
乐观主义者认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移动安全痛点越强、人们市场需求越旺盛,政府对安全产业的重视和扶持,可以说,当前也处于安全产业“双创”的黄金期,由360主办的ISC2017“安全双创周”及“安全训练营”活动就给予国内的白帽子创客以资金、技术和平台支持,安全创业的风口正在猛烈刮起 。据艾瑞的研究报告显示,在2016年全球安全投入增长至7356.8亿美元,占据IT总投入的16%;而在2017年达到9104.4亿美元,与全球IT产业同步的中国更须在安全产业上厚积薄发 。
在这个过程之中,360的格局似乎从以往为用户服务的产品型公司逐步升级为一家输出安全能力,为互联网公司、企业、银行提供安全技术保障的社会型组织,而在打造移动安全全产业链过程之中,政府与市场之间,各个手机厂商之间、手机厂商与安全厂家之间、互联网公司与安全互联网公司、安全产业创客与资本市场之间绝少不了360的“穿针引线”,能否在“安全”上求同存异,如何逐渐化解互联网公司由来已久的数据封锁、战略对峙等“小九九”,摒弃零和博弈思维,相当考虑智慧,但这是营建移动安全生态链的希望 。
结语
互联网本身是代码编写的的比特世界,随之智能手机在渗透人们生活,连WiFi上网与安全一样成为最底层的刚需,而移动互联网一步步把“人和物联网”,越来越多智能硬件会成为移动终端,系统漏洞的疏忽、被利用,都会对物理世界、对人造成实质性的损伤 。只有在移动安全内“积跬步”、全产业链上“手牵手”,才有可能在万物互联(IOT)时代“行千里”,因为无论科技多么发达,人的“安全感”将构成用户体验及商业价值的支点 。
作者:李星,公众号:靠谱的阿星,靠谱汇创始人,科技媒体专栏作家,个人微信号即QQ:1598145405,欢迎交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