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系列评分 地铁乐评专列之后


在地铁乐评专列之后 , 网易云音乐又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出行空间——飞机 。
这一次的合作者是扬子江航空 , 一家倡导“Fly for fun!”出行理念的公司 。双方共同打造的“音乐专机”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往返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三亚凤凰机场之间 。在这架专机上将有很多网易云音乐的要素露出 , 譬如行李架和小桌板贴上了用户的UGC评论 , 座椅头巾上有“民谣猫”、“摇滚狮”等代表各种不同音乐风格的动物 , 幸运的乘客还能获得专门订制的耳机 。

地铁系列评分 地铁乐评专列之后

文章插图
但最重要的变化是 , 在机组提供的Pad中有网易云音乐的App , 歌曲以歌单的形式呈现 。相较于机上的传统娱乐系统来说 , 网易云音乐向乘客提供了更多风格的歌曲选择 。
枯燥和乏味 , 李茵认为这两个形容词准确描绘了飞行的过程 。她是网易云音乐的副总裁 , 她的团队就是此前乐评专列的操刀者 。与上一次的活动类似 , 这一次他们也利用了UGC的力量 , 从4亿个歌单中找出了最受欢迎的18个 , 它们的平均播放量超过了千万 。
其中一个名为“震撼心灵的史诗音乐”的歌单 , 其在平台上的播放量超过了3000万 , 收藏数也达到了130万之多 。另一个“这些充满强烈画面感的音乐”的歌单里也有很多有趣的歌曲 , 包括欢乐斗地主的背景音乐、《时代在召唤》以及《新闻联播》的片头曲 。
网易云音乐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 , 让人们的出行体验更好一些 , 能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完成整个飞行过程 。当然 , 另一个目的就是推广歌单功能 。
在李茵看来 , 相较于此前大受好评的乐评 , 歌单更契合飞行的场景 。一方面 , 乘坐的时长更长 , 乐评有限的信息量无法填充人们无聊的时间 , 但是歌单可以;另一方面 , 它的环境相对封闭 , 充满乐评文字的环境容易给人们带来压迫感 。
当然 , 更为重要的是 , 他们认为“歌单”与“乐评”一样 , 也是网易云音乐的核心竞争力来源 。
“行业曲库的平均使用率不足40% , 但网易云音乐的这个数值能够达到80% , 提升的原因就是歌单 。”李茵告诉36氪 。在版权费用不断高涨的时候 , 曲库的平均使用率将成为一个越发重要的指标 , 越高的数值就意味着越小的浪费 。
所有的音乐类App都会面临着马太效应的问题 , 用户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少部分头部艺人和歌曲身上 , 所以一些好歌“烂大街”了 , 另一些却始终无法被人们关注到 。人们总是需要知道这首歌才会去搜索和听到 , 这就造成了音乐资源的浪费 。从更大的层面来讲 , 优秀的独立音乐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被埋没 , 这对于整个音乐生态而言绝非好事 。
“举个例子 , 你可能根本没有机会听到来自巴基斯坦的歌曲 , 因为你不会当地的语言 , 那么你就搜不到 , 但歌单能够突破这个限制 。”李茵说 。人们通过进入一个感兴趣的歌单 , 能够批量地听到对味的歌曲 , 这打破了以往的收听习惯 , 使得那些边缘的歌曲获得了被听到的机会 。
虽然几乎所有的音乐类App都推出了歌单功能 , 但李茵认为平台上人们对歌单的偏好构成了自己的优势 。数字上看 , 用户们对创建歌单这件事乐此不疲 , 目前日均产出的歌单数高达62万 。一些歌单的创建者甚至还组成了自己的圈子 , 例如小有名气的“墨家族”就自发创建了多个颇受欢迎的歌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