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阵营:社区O2O生鲜电商 领军代表:爱鲜蜂
爱鲜蜂、我优鲜、M6生鲜等作为社区生鲜O2O的典型代表,以生鲜、即食产品等对冷链供应要求更高的产品为主打,专注于社区生鲜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用户则定位为以白领为主的社区居民 。
以社区O2O的模式做生鲜电商好处显而易见,需要大量的冷仓储,送货上门方便,生鲜损耗率最小,菜品新鲜度最高 。更重要的是,社区作为物流配送的最小单元,能够将物流配送速度提高到最快,运营效率提高到最大化 。
第五阵营:物流生鲜电商 领军代表:顺丰优选
提到生鲜电商,以顺丰优选为代表的物流平台为这个行业增添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从物流配送到生鲜电商,顺丰优选选择将最大优势——物流发挥到极致 。同时,顺丰物流在全国范围拥有数万家的仓储中心,可以有效帮助其储存生鲜商品 。
但是,尽管物流及仓储拥有优势,但顺丰优选在生鲜商品的供应链管理上挑战更高 。作为最后的入局者,顺丰优选如何与全国各地农场、果蔬批发市场达成合作 。从源头上解决供应链的问题,需要顺丰优选好好斟酌 。
究竟是什么让生鲜电商迟迟不能爆发?
目前,大部分的生鲜电商市场被综合型电商大佬们牢牢占据,其中天猫更是把控着市场的绝对份额 。尽管如此,笔者坚信生鲜电商不会只是巨头们的游戏,各类垂直电商及新入局者仍将有市场机会 。
为何笔者如此笃信?原因有二 。第一,生鲜电商市场空间巨大,即便是BAT体量的大佬仍无法吃下所有市场蛋糕,这个行业可以容纳更多的市场玩家;第二,生鲜电商难度很大 。产业链繁复冗长,各个环节都存在相应的壁垒,想要全面突破可谓不易,有一技之长的电商玩家自然可以获得生存 。
业界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上半年,中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仅有40家实现盈利,收支达到平衡的企业也仅有4% 。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大部分则介于暂时亏损与巨额亏损的尴尬状态 。看似巨量的市场背后,为何生鲜电商的发展仍然举步维艰?
产业链上每一个细小环节的误差,都让生鲜电商的发展不遂人愿 。在这里,笔者只想突出两个核心的大点来谈谈生鲜电商迟迟不能爆发的原因 。
第一:冷链仓储VS物流配送
不同于3C、服装等标准化产品,生鲜产品属于高损耗以及保质期有限的品类,对冷链仓储及周转效率要求极高,一旦出现库存积压唯一导致的结果便是大量浪费 。
而被视为珠穆朗玛峰地带的冷链物流恰恰被视为生鲜电商的命门所在 。尴尬的是,据业内人士透露,我国现阶段冷链运输应用率仅有19%,物流成本不降反升,冷链物流费用占据生鲜电商运营成本40%,这又直接导致了用户体验的不断降低,。即便是享誉盛名的京东物流体系,依旧难以承受生鲜电商之中重 。
尽管有些无奈,比起常温物流,冷链物流的要求更高、运转更复杂、成本投资更多,堪称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往往让很多电商望洋兴叹 。
第二:均客单价VS订单频率
生鲜食品大多需要冷链配送,生鲜食品附带的气泡膜包裹、防隔层、专用运输箱等需要3-10元不等的成本,成本是普通常温配送的130%,这意味着想要收抵平衡至少需要100元左右的客单价 。然而矛盾在于,相较于3C、服装等其他电商,生鲜电商不幸地被归于客单价低的品类 。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很多生鲜电商只做高端及进口,然而这种极端的做法往往让他们忽视了“高客单价≠高频购买”的事实 。即便可以太高客单价,较低的订单频率依旧让生鲜电商的发展一路受阻 。左右为难的生鲜电商们,只能用促销、打折等赔本吆喝的方式来维持热度 。
- 全球最大电商 全球十大电商公司
- 京东收购1号店剑指阿里
- 电商视觉传达设计师 关于电商视觉设计
- 线下水果店品牌 线下水果店繁荣
- 电商平台的搜索引擎SEO优化
- 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交易额两年增长300倍
- 多部门协同合作助推北京跨境电商发展
- 如何通过排版让你的店铺与众不同
- 宁波鄞州十家垂直电商年交易超160亿元
- 酒类电商开实体店布局线下靠谱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