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被人民日报批“负能量】7月4日消息,昨日人民网发布题为“《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的观点文章称,一款游戏成为全民性、现象级,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 。最近,当《王者荣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该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 。
人民网还提到,游戏出品方近日推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看到了防范的诚意,但“三板斧”能否“解毒”还有待时间检验 。
受此影响,腾讯控股股价暴跌 。截至发稿,腾讯控股跌4.77%,报297.4港币 。

文章插图
人民网评论文章如下:
人民网评:《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
一款游戏成为全民性、现象级,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 。最近,当《王者荣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该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 。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 。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余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 。在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不断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
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 。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以各种方式施加于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该尽早遏制 。以《王者荣耀》为例,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 。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
怎么做,不仅是态度,更要见成效 。面对各种声音,游戏出品方近日推出了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如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 。有人说,这是中国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防沉迷措施 。在某种程度上,人们看到了防范的诚意,但“三板斧”能否“解毒”还有待时间检验 。
不止于“三板斧”,如何给游戏立规矩,需要做到的还有很多 。
立足平台,要市场更要责任 。智能手机普及,手游市场火爆,但手机不能沦为“黑网吧”甚至“手雷” 。游戏研发者不能只重刺激性而忽视潜在危害,不能只重体验而不计后果 。如果一款游戏埋藏了“魔鬼的种子”,那么一旦推向市场,就会害人害己 。作为企业,利益的吸引不能取代责任的担当,正如一知名企业所坚持的,“不要作恶 。我们坚信,作为一个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从长远来看,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馈——即使我们要放弃一些短期收益 。”为社会尽责、为发展尽力、为人类增添价值,“王者”才会真正“荣耀” 。
立足政府,要创新更要监管 。游戏毕竟是市场行为,其研发与营销也代表了一定的创新与活力 。政府要鼓励企业创新,支持企业开拓,但是监管是永远不能松的那根弦 。即便几年前就发布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但监管的滞后性仍旧明显 。是否强化游戏审核?如何建立游戏监管规范?可否实行手机游戏分级制度?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部门抓紧论证、出台并落实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游戏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不能让研发者一人说了算,监管主体有必要让游戏多一些“善意” 。
- 【短讯】乐视发不出工资称资金被招行冻结
- 总是害怕被人抛弃的人的面相
- 非法吸收上亿资金案的公司高管是否会被判刑
- 信用卡实在是无力偿还会不会被查封房子
- 上班途中被摩托车撞了能认定为工伤吗
- 被外卖店铺拉黑 揭秘百度自营黑外卖
- 顺丰和菜鸟为什么会产生矛盾 顺丰菜鸟被迫和解
- 线下水果店品牌 线下水果店繁荣
- 美团大众点评被爆将成立“餐饮平台”
- 哪些人会成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