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过去一直从事电商运营工作的关系,跟小编来往的朋友大多还是来自电商圈,当然也有微商圈,这其中不少是做产品,做品牌的 。闲暇大家聊的最多的就是卖货,哪些渠道引流转化更好,哪些品类更好卖等等 。归结起来,无非是关心以下几个问题:
1,营销效率如何提升,特别是有哪些比较好的引流渠道 。电商一直离不开推广这个老大难的问题 。近年流量高度碎片化、去中心化,引流成本相比三年前至少提高了五到十倍,做推广的朋友说起来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泪 。
2,运营成本如何下降 。物流成本、人员工资成本、物料费用、技术开发费用等等,到处都要花钱,如何在这些环节上面省钱,把钱花到刀刃上 。现在的大环境下行低迷,能省下来的就是赚的 。

文章插图
3,如何提高资金流转率 。很多电商平台账期表面上信誓旦旦一个月,实际上能三个月回款已经可以烧香了 。且不说房屋租金、人员工资这些硬成本开销,仅是遇到好的商机,因为资金问题无法适时进入,那真是后悔莫及了 。
最近小编从商家朋友处了解到,京东召开了第二次商家大会,在会上从平台运营、营销、物流、技术、金融等多方面做了详细地介绍和案例分析 。结合小编这些年在京东上开店铺以及顾问服务的部分客户的体验来看,京东这些年的开放平台布局已经在上述这些老大难问题上做了很多工作,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
流量引入+创新营销轻松攫取移动互联网红利
众所周知,流量对于电商而言是异常重要的命脉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流量入口的争夺战从未停过 。社交平台因其源于整合同事、校友甚至同一爱好的圈子好友等多种社会化关系,有更高的口碑传递效果,能带来更好地转化率,成为电商的必争之地,也成为商家们选择合作平台的核心考虑因素 。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 年中国 6月份APP 活跃用户排行榜》显示,微信和QQ分别以86.13%、71.55%的占比位列APP活跃用户排行榜前二,遥遥领先其他应用 。由此看来移动社交成为互联网的主要流量入口同时,势必打破原有的商业生态,创造新的格局与机遇 。
腾讯作为第一个拿到移动互联网船票的企业,同时拥有高达7.62亿的微信月度活跃用户和8.77亿的QQ月活跃用户,海量的流量和用户池,让广大商家垂涎三尺 。怎样与这庞大流量来源建立直接关联,并获取其带来得红利,一直是卖家们关心的问题 。小编授课时,建议大家在京东上开店就足够了 。为什么?早在2014年,京东便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腾讯将微信和手机QQ客户端的一级入口位置给到京东 。基于这种独家排他的战略合作关系,微信、手Q、QQ、朋友圈、公众号、广点通、社群引流,再加上京东本身的APP和PC端,可以更好地结合不同社交平台优势,打造多种趣味玩法,帮助商家锁定最具价值的用户群体,再通过不间断地优惠和内容营销等手段增加用户粘性,最大化销售效果 。
此外,京腾计划、京准通基于京东交易数据和腾讯社交数据,通过分析消费者购买支付、浏览、分享信息的习惯,根据商家的需求精准定位消费人群,同时整合线上线下所有资源,全网科学铺排,实现高效的引流 。
出了名会玩会来事的知名服装品牌茵曼就在上面尝到了甜头 。跨界合作的《女神新装》在内容本身强关联的基础上,联手微信摇一摇实现边看边买 。用户通过手机拍下一件衣服,就会出现摇一摇,然后弹出其在京东店铺的导购链接,将观众流量转化成店铺流量,单期可将店铺流量增加至50万+,同时销售额实现较常日3.5倍的增长 。今年618茵曼还尝试了京东APP首页的摇一摇“大牌价到”互动营销活动,通过秒杀、优惠券、礼品等方式在1小时内带来了大概百万的流量,销量额增长了4倍,保持了领先地位 。这种销售额的增长得益于京东和腾讯之间的紧密结合所带来的链接跳转、支付体验的优化,也得益于京东移动端的创新营销的支撑 。如果把链接跳转到自建商城或是其它第三方商城,则会出现无法直接跳转或链接失效、页面延迟等问题,直接影响用户体验进而无法带来好的转化 。
- 央视曝京东商家促销“猫腻”
- 京东建首家电商生鲜检测中心
- 京东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 阿里双11销售额 阿里双11完爆京东
- 京东刘强东事件女方 天猫小二炮轰刘强东
- “小龙虾之都”抛弃京东
- 京东收购1号店剑指阿里
- 京东发布《反腐内部公告》
- 京东进出口数据 京东出口新业务曝光
- 奶茶妹妹为啥叫奶茶妹妹 与奶茶妹妹无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