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KOL在微信中开通付费订阅之后,很难相信其他公众号大V会粉丝导进“得到”App中做转化,甚至阿星大胆预测,以腾讯产品“学习”能力,做出一款针对付费公众号的分类推荐产品并非难事,脑补下有多少冲在前面的产品被腾讯碾压 。罗辑思维与得到App的价值,只对那些需要粉丝做冷启动,从高冷路线切入大众路线的自媒体有利用价值 。
不过,相对于公众号“不运营”,我并不认为得到的内容运营对自媒体的品牌有绝对帮助,“得到”尽管在不遗余力地“去罗振宇化”,但依然是罗辑思维的地盘,有的粉丝重叠可以赚大钱,有的不跌落至鄙视链下端,保住 “晚节”就不错了 。
举个例子,吴伯凡在3月25日在其公众号原创一篇文章《写作禅:如何用写作驱走焦虑》,在得到4月9日知识新闻推荐之中,变成了《吴伯凡:用“写作禅”驱走焦虑》,文章的音频也由此前22分钟,缩短为平台播音员4分钟,文中大量心理学、哲学的深刻描写,在“得到”中简化为缓解焦虑的方法论,改成肤浅的“日记体”表述 。看到朋友圈里的转发,我惊讶这还是吴伯凡吗?
“得到”要调的众口,平台照顾大众的认知水平、碎片化学习需求进行取裁;而自媒体自己的公众号的内容更符合作者的真实状态,再加上公众号自媒体的竞争异常激烈,哪个不是拼了老命甩干货 。
5.罗辑思维的“三宗罪”——利用人性的懒、浮躁、盲从
我本人并不认为粉丝多就牛逼,大凡粉丝是千万级的,不一定就比小众精英更有思想,在拜金主义盛行社会,粉丝多意味着更多钱,所以他们有更高的关注度 。相对于咪蒙操作大众情绪夹带软文的原罪,我觉得做粉丝社群变现原罪更甚 。
从卖书到卖专栏,罗振宇只干一件事:降低一切专业门槛,从而变现地利用人的“懒”:你懒得看书,我给讲给听;你连牛人的公众号懒得搜、懒得看,我把公众号内容换个名称,让你付费,你就看了!
我并不认为付费的东西就一定好,免费才是互联网的王道!就像《冬吴相对论》这样优质内容,成就了吴伯凡一样 。对用户而言,绝大多数好内容也是现成的,就像大道理大家都懂,还是有人愿意去花几万块去钱听陈安之的讲座一样,得到App的流行与此并无本质区别!
本文作者:李星,策划人,科技自媒体,关注消费升级与互联网+创业创新,欢迎加微信号/QQ:1598145405,备注“姓名-公司-职务”直接勾搭!
本文"吴伯凡的自媒体,与罗振宇的“得到”平台"为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272849)
- 神仙转世凡人的八字是哪几种
- 凡客旗下商城 凡客联手北京当代商城
- 女鞋宣传语 女鞋网络销售口号
- 法人的年龄有限制吗 担任法人有年龄限制吗
- 关于追逐梦想的句子68句
- 伤感优美的句子古风 古风伤感唯美意境句子
- 合作开发的软件著作权怎么归属
- 女装店铺开业横幅宣传语
- 著作人身权是否可以许可转让
- 怎么看喜食伤 什么样的八字喜食伤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