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坚强的后盾首先是娱乐帝国的地位,腾讯视频起步晚,发展也迅速,作为腾讯的生态,在大肆收购国外游戏公司之外,在国内入股滴滴打车、京东、58同城、同程网、乐居网等互联网独角兽俱乐部成员,还入股包括万达、华南城这样的传统地产企业,作为国内移动互联重要船票的微信的作用也不言而喻 。
回顾BAT的投资之路,几乎当下主流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均被涉及,涵盖衣食住行等领域,而优酷土豆的收购案例可以看做是文化内容、媒体化布局的重要一环,对于其他在巨头生态圈的商业网站,如果靠同质化的产品,很难与拥有流量和移动互联网布局优势的公司形成角力状态,BAT很难在容纳成为第四极的互联网公司出现,最近的案例便是美团与大众点评的资本合并,曾有媒体盛赞美团可能成为第四极,但结果已经尘埃落定 。
对于传统行业的冲击
首先看电影业,目前最赚钱的电影业,几乎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业之一,近期商业片的票房不断在刷新纪录,从行业角度,最赚钱的是院线以及电影公司 。这成为众多产业资本理想的投资对象,于是我们看到了中国首富、全民公公王健林也意图转型,重金打造文化产业集团:2012年便布局涉及电影放映制作、大型舞台演艺、电影科技娱乐、连锁文化娱乐、报刊传媒、中国字画收藏等项目,而在北京、合肥、南昌、青岛等地投入数百亿打造的文化旅游相关地产产业,也凸显这样的霸气 。
阿里收购优酷土豆,包括其他虎视眈眈的BAT,在万达等院线占优势的情况下,可能继续保持与院线的良好合作,已经重金投入了文化娱乐的BAT们,在电影业的建树才刚刚开始,电影业是否一定要去院线看电影,已经成为一个可能的问号?
万达广场关闭众多的大歌星KTV的结局,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技术发展下对于未来娱乐生活的一种可能判断: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数字化电影生产等发展下,类似美国电影《Simone》中出现的一幕:连明星都可以由云服务器创造,何况电影乎?
而对于传统电影业或者文化媒体产生冲击的蝴蝶效应还不仅如此,不仅仅是万达,全国3000多县市的传统商业,今年最流行的词叫做寒冬,电商的冲击凶猛,商业地产运营难度加剧,没有了电影院的综合体,除了餐饮,还有多少综合体的作用呢?
令传统行业更为心塞的是:原本传统行业的资本优势,在当下互联网成为投资新贵后,互联网不缺优质资本的进入,未来的三年成为传统产业资本投资互联网的最后窗口期,窗口期过后,也许就会迎来互联网行业通过互联网方式,利用资本收购和改造传统行业的时代 。
互联网发展迅猛,BAT们生态布局,阿里收购优酷土豆加速了中国互联网变革传统行业,尤其是文化产业的进程,可以看到的是:BAT们的角斗才刚刚开始,最终的结果就是利用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线上线下融合、连接,解决传统行业痛点、提升用户体验、行业效率是必然,对于传统行业而言,对于互联网带来的变革除了赞同和仰望外,深入行业骨髓的融入,知行合一不形而上的改造才是解决之道,留给传统行业的时间不多了!
- 张勇回应银泰改名阿里商业
- 阿里巴巴产品运营做什么 阿里怎么做内容运营
- 阿里2016平台治理年报
- 阿里健康收购商业批发公司
- 阿里和新华网成立合资公司
- 阿里国际站治理重复铺货
- 如何通过阿里V任务报名活动
- 马云曾邀请京东进驻阿里
- 阿里旗下商超 阿里京东纷纷下注商超
- 阿里健康1680万元收购持网络交易牌照药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