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大众点评网“半年餐饮商家增幅数据表”显示,深圳2016上半年餐饮商家增幅为7 .1%,2015上半年深圳餐饮商家增量数为14094,而2016上半年深圳餐饮商家增量数据为8612;2015上半年餐饮商家日均增量数为78,而2016上半年餐饮商家日均增量数为47 。
大数据分析不仅应用在互联网圈,也同样应用于餐饮 。6月末,国内专业美食网站相继有《2016年上半年城市餐饮数据及分析》和《2016中国吃货幸福指数大数据报告》等数据分析推出 。通过数据可以清晰看出,对比去年同期深圳餐饮在数量、经营品类上都有很大不同 。今年年初,曾有深圳本地餐饮业内人士分析,2016年深圳餐饮面临更难的境地,一方面是房租、水电、人工的成本持续上涨;另一方面是很多投资热钱流入到餐饮领域,更高品质、风格和差异化类别的餐饮店或将影响深圳人的消费选择 。
现状解读

文章插图
上半年深圳餐饮增量与增幅明显放缓
根据大众点评网的数据,“半年餐饮商家增幅数据表”显示,深圳2016上半年餐饮商家增幅为7.1%,在增长速度上远低于去年同期,四个一线城市增量与增幅明显放缓 。有数据显示,2015上半年深圳餐饮商家增量数为14094,而2016上半年深圳餐饮商家增量数据仅为8612;2015上半年餐饮商家日均增量数为78,而2016上半年餐饮商家日均增量数为47 。
深圳餐饮研究者邓力分析,其实深圳餐饮是在进入冷静思考的周期 。互联网的发展,让餐饮的玩法越来越丰富,这些不仅改变了餐饮的经营业态,同时也改变了消费者的用餐方式 。从到餐厅吃饭,转变到大厨到家里做饭 。美团、饿了么、淘宝等外卖平台的兴起也在逐步瓜分餐饮市场 。再加上很多投资热钱流入到餐饮,让更多有设计感、品牌风格的餐厅来到消费者面前 。“很多餐饮经营者跳槽频率高,流动性非常大,一些新的餐饮品牌来不及得到专业性的评定,可能就因为经营压力而迅速消亡 。”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原有的市场经营者,比如很多开连锁店的深圳老牌餐饮运营者,会持观望的态度,由此不难解释,为何上半年深圳餐饮市场趋弱,整体面貌不如往年同期 。
火锅和面包甜点市场已经饱和?
根据2016年上半年一线城市餐饮数据及分析,深圳市场上半年快餐、江浙菜品类异军突起 。通过专家分析市场存量及增量的数据,预测下半年市场行情,多数专家表示,大多数品类市场都已经基本饱和,新品类及细分品类市场或将出现 。
通过品类存量及占比变化的数据与分析,深圳市场品类数据显示:增量与增幅前四的品类是:小吃快餐、其他、江浙菜、西餐;其他类中,新的品类增长点在创意菜;增量与增幅负增长的三个主要品类是:粤菜、火锅、面包甜点,“代表这三个品类市场基本饱和、正逐渐被边缘化 。”深圳市烹饪协会副会长薛志平这样表示 。
今年深圳市场的火锅确实玩出了很多花样 。消费者对于传统川味、重庆老火锅已经表现出审美疲劳时,上半年新开的火锅店却都很有噱头 。有绿色汤底,可以直接当饮料喝的火锅,并且还不用蘸料,火锅与酒进行搭配 。另外还有玩概念和噱头的重庆第一家毛肚火锅馆,复古民国时的风韵,刚一开店也受到深圳市场的欢迎 。而今夏最火的品类仍是小龙虾,人均80元的消费价格、不过多依赖后厨、没有太高门槛要求,让小龙虾仍处于餐饮热门创业项目 。
发展趋势
在线外卖更看重食品安全
根据《2016中国吃货幸福指数大数据报告》来看,一线城市美食资源非常密集,吃货们的选择面很广 。例如,以根据菜系数量和商户分布统计得出的饕餮指数为例,北京为100,深圳为99,上海为97 。一线城市的饕餮指数均超过了传统美食城市 。报告认为,除了菜系多样性这一共同优势外,京沪广深在餐饮上各有优势,上海和北京的餐饮互联网化更普及,广州的餐饮消费更亲民,深圳的餐饮消费相对不拥挤 。
- 携程10亿元发力休闲度假市场
- 生意参谋市场行情功能体验升级
- 支付宝态度逆转因“垄断”市场底气足
- 论建立品牌个性的5个维度
- 茶叶批发市场宣传推广广告语
- 小家电春节线上市场火热
- 面包店即将开业宣传文案 面包店开业宣传语
- 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宣传语标语
- 如何为自己选择最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
- 上半年家电网购市场京东成行业第一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