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双11交易额一起破纪录的

“如果你在天猫双11之夜竖起耳朵使劲听,你也许会听到上百亿的美元掉进零售商的保险柜的声音,在天猫双11这一天,整个互联网都发狂了”
这是互联网媒体营销媒体DigiTrend在天猫双11落下帷幕之后,向自己读者介绍这又一次破纪录的购物狂欢节的开头语 。这个全球狂欢节达成了1682亿人民币的成交额 。
如果你睁大眼睛和竖起耳朵,还会观察到另一个现象:外国媒体对天猫双11史无前例的兴趣 。

和双11交易额一起破纪录的

文章插图
2017年,在天猫双11开始前一个星期,从世界各国主流的政经大报到零售业,互联网业,服装时尚再到科学媒体或者是婚恋网站,每一个领域的每一个新闻网站都能找到“Singels Day”(单身节),“Alibaba”等字眼 。如同纽约时报所描述的,阿里巴巴的天猫双11已经溢出边界,“成为了一个文化现象” 。
在11月11日当天,“天猫双11”甚至成了在社交网络上东南亚地区排名第二的关键词,仅次于在越南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在社交网络上,每秒钟都有几十上百条关于“天猫双11”的讨论迸发出来 。
上图为Twitter网友对话,翻译如下:我在勇闯淘宝,尽管我一个汉字都不认识 。上面的漂亮裙子太多了,我必须奋战到底 。
网友回复:我希望我从来都不知道淘宝,因为我所有的购物冲动都来自于此 。
天猫双11国际化影响深入各国,海外媒体关注暴增
和往年不同,除了以往的国际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报道之外,今年,无数的国家的地方电视台、报纸、杂志、商业报纸都开始报道天猫双11 。向世界各个角落的潜在“剁手族”介绍中国的天猫双11 。
美国俄亥俄州地方电视台WKYC就在节目中说到:你知道么,中国的天猫双11比我们的“黑色星期五”和“数码周一”加起来都要大的多得多,主持人说:“(本地商户们)仅仅知道天猫双11的存在,就已经比起我们社区里的其他人有巨大的优势了”,并认为商户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向美国人也进行促销 。
新加坡的海峡时报也报道称,新加坡人今年“也被天猫双11闹得心里痒痒”,中国的天猫双11也已经成为新加坡人的购物狂欢节 。海峡时报采访了阿里巴巴投资的东南亚电商网站Lazada的CEO,其表示,公司的成交额最起码会上涨30% 。
天猫双11映射中国机会 外国媒体向本国企业发出“钱多速来”信号
全世界媒体如此的关注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世界媒体的关注背后,天猫双11已经开始影响全球的商业格局 。
根据阿里巴巴2018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阿里巴巴的国际化业务引来关注,同比增长达115%,迅猛增长 。这趋势继续延续到今年的天猫双11中来,不仅有六万个国际品牌参与,交易更覆盖225个国家和地区 。
各国企业在中国赚的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但是,很少有企业出来大声嚷嚷自己挣到了钱,他们坚持了中国古话“闷声大发财”的原则 。这是新西兰先驱报向读者揭示的奥秘:中国天猫双11太赚钱了,新西兰企业都不敢让自己在国内的竞争对手知道 。在采访中,ChrisWilkinson ,新西兰第一零售集团的总经理就说道: “有不少新西兰的知名品牌静悄悄的在天猫双11上做出了特别好的业绩,但是没几个对外大声的说这件事 。”
在这事儿上,国外媒体显得就比这些“闷声大发财”的企业做得要好得多 。
天猫双11走出中国 成为全球狂欢节概念
今年的天猫双11报道中,有太多太多的媒体在向本国消费者和企业高声呐喊了,总结归纳一下,媒体基本上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天猫双11人多,钱多,速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