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风水 清皇陵风水


清朝“祖制”中,皇子读书懈怠,师傅依照“祖制”惩戒;皇帝行房超时,太监依照“祖制”警告;皇帝爱吃食物,依照“祖制”拒绝提供等;“祖制”督促清朝皇室进步,却也成为清朝帝王的枷锁 。
清朝从顺治帝孝陵,开创清朝帝王陵寝园,至光绪帝崇陵止,九座清朝皇陵为何各有不同?笔者带您从清朝皇陵对“祖制”的变通,剖析帝王情感与王朝兴衰 。

皇陵风水 清皇陵风水

文章插图
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
明朝时女真族生产力低下,兼有渔猎迁徙的特性,不会将有限的财力修筑陵寝,即便努尔哈赤起兵建立后金政权,皇太极使之蜕变成清王朝,其陵寝主要工程由顺治帝完成,并在康熙和乾隆年间增建,目的是彰显清王朝的威严 。
顺治帝时期,清朝完成入主中原的壮举,但反清的浪潮持续不断,顺治帝提出“满汉一家”的概念,极力拉拢汉族士绅阶层,使清朝统治日益稳固,遂采纳群臣意见,将陵寝建于京畿之内,陵寝勘测多年却并未营造,直至董鄂妃病逝,孝陵才正式动工 。
顺治帝忧愤又感染天花,嘱托母亲孝庄皇太后,节俭治丧并与董鄂妃共同火葬,鉴于天花具有传染性,孝庄皇太后准许火葬,并按照顺治帝意愿,减少地面建筑群与地宫陈设,但陵园规制与明朝皇陵接近,以昭示清王朝与明朝具有同等地位 。
孝陵地宫内,除被追封为“孝献端敬皇后”的董鄂氏,还有“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陪伴顺治帝,孝庄皇太后强行令佟佳氏合葬,显然违背顺治帝遗愿,但提升康熙帝身份,符合清初政治需要,也令康熙帝感恩铭记 。

皇陵风水 清皇陵风水

文章插图
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初年朝政由鳌拜把持,江南爆发“三藩之乱”,西北有噶尔丹袭扰,清朝险象环生最终取胜,为彰显胜利的喜悦,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开始营造景陵,宏大的规模彰显清朝强盛与决心,是清朝首座生前营造(完工)的皇陵 。
景陵规制在清朝帝陵中,与明朝皇陵最为接近,但康熙帝开创,先葬皇后“地宫不闭”以待皇帝,皇后晚于皇帝则另建寝园,有别于明朝挖开陵寝合葬,预示着清朝即将迎来皇权专制,即便是皇后也无权打搅皇帝安宁 。
景陵地宫共有四位皇后,即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及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章佳氏为康熙帝诞育皇十三子胤祥,帮助雍正帝夺取并巩固皇位,雍正帝御批连升两级,成为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 。
若非生母乌雅氏与八王胤禩掣肘,甚至有可能以皇后之礼合葬,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并非皇帝生母,更未加封“皇后”尊号,开创贵妃祔葬先例,康熙帝的身后事,竟成为朝堂政治的延续 。

皇陵风水 清皇陵风水

文章插图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
康熙中期起吏治腐败,晚年提携皇子参与政务,通过竞争遴选继承者,但“九龙夺嫡”造成朝廷结党,使国库空虚对外战争失利,直到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剪除年羹尧与硕廉亲王胤禩,雍正帝才掌控清王朝实权 。
雍正帝夜以继日改革国政,终于使得清王朝回归正途,借着京城地震的机会,雍正帝以清东陵九风朝阳山原址,"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废弃,并由群臣商议后开辟清西陵,为后世留下诸多揣测 。
泰陵极具雍正帝风格,与太平峪的山水相互融合,呈现“天地人和”的风水布局,寓意国祚延绵顺意,陵寝整体具备观赏性,也能使墓主人感到心情舒泰,这恰好符合雍正帝为国操劳,又寄情山水的洒脱浪漫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