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一梦,梦中一鹤发童颜的神仙驾云而来,也不言语,携我手便走,于云雾中不辨东西,后又逐渐开朗,到了一景色秀丽的山谷,回头间仙人不见了,我忙细观四周,此处竟是大云禅寺 。

文章插图
山形为太师椅形

文章插图
林木幽幽,远水可窥
【东平有啥好玩的地方 东平看风水地方在哪】

文章插图
残垣林间
提起龙山书院,东平人都知道,龙山书院位于山势峻拔、风光如画的龙山之阳 。建于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一向颇负盛名,它历经元、明、清三代,历史上有许多著名学者在此主讲,许多成名学者曾在此就读,蜚誉各地 。说起大云禅寺大多数人就不了解了,离龙山较远的当代人甚至都没听说过 。其实龙山书院只是大云禅寺旁一个小院,其规模差了很远 。大云禅寺五进五出,依山面南而建,寺门外之右十步远即是龙山书院的小院落,为东西二进院,分住宿和学习两处 。大云禅寺与龙山书院近千年间相傍相依,寺院香火鼎盛,书院书声琅琅 。龙山之南是古运河码头,沿汶水上可达泰山,下可到京杭运河,号称八百里水泊,水运十分便利,此乃寺院与书院兴盛的原因之一 。况且这里有龙山圣井,十里杏花,幽深奇邃的窟洞,古老别致的建筑群 。民国二十二年残碑中记载:“此地古柏苍翠,佳木葱茏,日出杏林···进山还愿者皆喟叹欢曰:真美景也!” 。可惜今日所见,寺院及书院建筑已毁,断墙残垣里已经树木丛生 。但历代把龙山称为“东平第一胜景”却也不是虚的 。有诗赞曰:"有史以来不记年,万代第一是龙山 。诸君舍弃皇宫院,却奔深山住茅庵 。龙山圣井甘泉水,天王殿侧建书院 。藤萝乌桕遮天日,松柏长青伴春天 。"的确是读书讲学的好地方 。我在两院院址遗迹里来来回回的走动,抚立柱,摸残碑,辨石文,观风水,边用手机拍照,边欣赏山间美景 。此地依然风光秀丽,春秋佳日,登山巅南眺,清河似练,汶水如带,戴坝如龙,汶城塔影,隐约可见 。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

文章插图
树根龙形

文章插图
碑帽

文章插图
碾盘

文章插图
底座

文章插图
树干包住了断碑

文章插图
登仙台

文章插图
药王洞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龙山圣井

文章插图
关于龙山书院的记载较多 。据龙山大殿东深沟上的悬石刻文记载:解缙,江西吉水人,明代洪武年间进士,授中书庶吉士 。被罢官后,曾游学来过龙山书院,并在龙山的一块悬石上读过书 。后人在那块悬石上刻诗:"学士被罢官,游学至龙山,钻过药王洞,住过太子殿,曾饮圣井水,悬石为书案,成祖永乐初,又任翰林院 。" 。元代"世称三王"的文学家王构、王旭和曾任东平学正的王磐,都担任过龙山书院的主讲;元代农学家、东平人王桢谢职旌德县尹归里后,于元仁宗延佑年间(1314年至1320年),曾在龙山书院主讲其农业科学名著《农书》 。据传,元代戏曲家、时人称为"小汉卿"的东平人高文秀,青年时代亦曾在龙山书院读书、习曲 。明、清两代,书院亦人才辈出 。明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东平人王宪及其子王汝孝都曾在龙山书院读过书 。王汝孝,嘉靖五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改翰林修撰 。他遵父嘱,在龙山书院修碑撰文,感谢母校培育 。碑文曰:"清河泱泱,龙山苍苍 。桃李天下,母校永光 。"仅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东平就考中了王圣来等3名进士,李树朴等12名举人,孟衍观等31名贡生 。
- 阳光玫瑰和晴王有啥区别
- 影视墙贴什么风水好 影视墙风水有啥讲究
- 出入境宣传标语 出境游宣传标语
- 很有意思的好玩内涵说说
- 2021年立春有啥忌讳
- 京东平台店铺运营从入门到精通 京东店铺运营实操分享
- 学前教育的宣传标语 东平学前教育宣传标语
- 搞笑好玩的游戏名字大全
- 搞笑逗比好玩的情侣网名
- 2015聊天软件排行 好玩的视频聊天软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