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八卦指什么 四象风水学( 二 )


把二分二至进一步分割,每两个时空点间按时间均匀分成六等分,即可得到二十四节气 。从春分起按顺序为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 。它们相当于这一时空体系中的时间坐标 。显然,这种时空体系只表示阴阳两体之间的相对关系,与坐标轴和原点的选择无关 。无须确定它们是日心系,还是地心系 。它的作用是使人们能够准确无误地根据天时,确定农时,保证收获 。这一作用延续至今,正是它永恒的伟大所在 。
三、望朔与月地系统
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月 。望、朔、上弦、下弦为四个特征时空点 。当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三个星体联成一线时,称为朔日,这时候的月亮面对地球的一面正处于太阳的阴影中,地面上的观察者用肉眼看不见月亮,时间通常是农历初一,是极阴之点,为太阴 。当月亮背向太阳,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三个星体联成一线时,称为望日,在这一天太阳在西方落下时正好月亮从东方升起,地面上的观察者可以看到圆形而又明亮的月亮,时间通常是农历十五,是极阳之点,为太阳 。月亮与地球联线垂直于太阳与地球联线的位置有两个,从朔日到望日期间经过的位置是上弦,是由阴向阳转化时的阴阳平衡点,称为少阳;从望日到朔日期间经过的位置是下弦,是由阳向阴转化时的阴阳平衡点,称为少阴 。所以,在一个望朔月中,地球与月亮为两仪,望、朔、上弦、下弦为四象,构成了月亮绕地球公转的时空体系 。我国的古代历法就是建立在望朔月的基础上,故又称月历或阴历 。
显然,望朔点的连线通过地球,并与上弦点和下弦点的连线相垂直,构成了月亮绕地球运行的椭圆形轨道的长轴和短轴 。这一点与日地系统是一样的 。
四、人类的时间与空间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的时间和空间与地球密切相关 。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以子、午、卯、酉为四象 。子正为子夜零点整,是观察者所在局部背对太阳的长夜中最黑暗的时刻,属太阴;午正为正午十二时整,是观察者所在局部面对太阳的白昼中最明亮时刻,属太阳;卯正为凌晨六时正,是由太阴向太阳运行时的阴阳平衡点,人们开始见到太阳,属少阳;酉正为黄昏六时正,是由太阳向太阴运行时的阴阳平衡点,处于太阳落山时刻,属少阴 。子、午、卯、酉四象表示地球自转过程中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构成了地球自转的时空体系 。事实上,这一时空体系是以人类自身为参照物,研究太阳相对于人(包括作为观察者的人所在的局部区域)的运动规律,所以,它以人(包括作为观察者的人所在的局部区域)和太阳为两仪,根据人见到的日照状态,以其强弱区分阴阳,这样就产生了因日照而异的四象:子、午、卯、酉 。
地球自转还确定了东、西、南、北四象 。按地球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按地轴方向确定南、北 。构成了地面位置的时空体系 。事实上,这一时空体系仍然是以人(包括作为观察者的人所在的局部区域)和太阳为两仪,研究太阳相对于观察者的运动,以观察者看到的卯时左右太阳升起的方向为东,酉时左右太阳落山方向为西,正午时太阳的方向为南,反之为北 。这是子、午、卯、酉与东、西、南、北的结合,是时间和空间的结合 。
在我国的古代历法中,医用历四柱干支年从春分开始,春分日的昼夜相等 。卯时正日出,方向为东;酉时正日落,方向为西;午时正日中,方向为南;子时正日背,方向为北 。一年四季、十二时辰和东西南北就这样协调和同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