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是以干支来计时的 。具体点说,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个地支配一个月,一共是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 。同时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也分别与每个地支相对应 。和我们现在计时的时间对比,其分别对应的是:

文章插图
子时,23:00到01:00,又称夜半 。子为鼠,阳气初生而好动 。
丑时,1:00到3:00,又称鸡鸣 。公鸡会发出第一次啼叫 。
寅时,3:00到05:00,又称平旦 。寅为虎,相传老虎在这个时候最活跃 。
卯时,5:00到7:00,又称日出 。这个时候太阳出地平线,在东边照耀大地 。
辰时,7:00到9:00,又称食时 。这个不难理解 。
巳时,9:00到11:00,又称隅中 。传言蛇会在此时爬出洞晒太阳 。
午时,11:00到13:00,又称日中 。太阳升到了中空,是一天中日晒最强烈的时候 。
未时,13:00到15:00,又称日昳(dié,) 。昳的意思就是日过午偏斜 。
申时,15:00到17:00,又称晡时 。《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 。古人进餐习惯,吃第二顿饭是在晡时 。申为猴,传言猴子会在这个时间啼叫 。
酉时,17:00到19:00,又叫日入 。日入就是指日落西山,和日出相对 。酉为鸡,此时家中的鸡开始进笼归巢 。
戌时,19:00到21:00,又称黄昏 。戌为狗,家家闭门后,狗承担了看家护院的任务,成了“主角” 。
亥时,21:00到23:00,又称人定 。定就是不动,人们该休息了 。

文章插图
再说说传统文化的五更的观念 。
五更,古时有念五jīng的,现在仍有地方念五jīng 。我国古代,夜晚分为五个时段,叫五夜或五更 。
一 更 19—21,对应戌时;
二 更 21—23 ,对应亥时;
三 更 23—1 ,对应子时;
四 更 1—3 ,对应丑时;
五 更 3—5,对应寅时 。
而我们常常说的三更半夜,就是晚上12点整 。
古人打更,是一更19点,二更21点,以此类推 。早五点是不打更的,没有“六更”之说,因为古人崇尚勤奋,鄙视懒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五点就要起床,准备一天的劳作 。皇帝和大臣都要在这个时候上“早朝”,无须提醒 。所以老百姓也是这样学的 。

文章插图
最后讲一点传统文化里关于养生的知识 。古人对子午二时最为重视,因该二时辰是阴阳交汇转换之时 。简单说来,就是要求在每天的子时、午时按时入睡,其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
如子时这个时间段,“子”为“鼠”,这时阳气虽小如老鼠,但异常活跃 。因此,最简单快捷的养生方式,就是保证夜里23点到1点之间的睡眠,通过睡眠保养生机 。午时正是阳满阴生之时,所以古人提倡午时要小憩,半个小时即可 。
基于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中午只要抽出几分钟或十来分钟,坐着静静的养一会神,对身体是有好处的,而这个对大多数人应该不难办到 。
古代半夜三更是几点?更是怎么划分的?
一.更与点:
1.更
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 。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 。
- 隔三差五跑一跑,清除瘀堵身体好
- 憋屁有害身体健康
- 加速乐三级域名怎么获得 加速乐cdn
- 三个不宜运动的时间段
- 三军仪仗队服装介绍
- 蒲公英玫瑰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 人身上的三处上等风水 上等风水在自己身上
- 三本考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 三本考研的难度有多大
- 三河香酥鸭如何做成味道鲜美 酥烂的三河香酥鸭做法流程
- 三鲜烩捶肉怎么做好吃又嫩 三鲜烩捶肉做法教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