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的检查及预防

提起胆固醇,大家会想到什么?是高血脂、肥胖、还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很多人对胆固醇的印象停留在心血管疾病的凶手之一 。但你知道吗?其实胆固醇有好坏之分 。
胆固醇怎么还分好坏?
虽然胆固醇这个概念在大众间越来越普及,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人,还停留在“胆固醇过高对身体不好”的观念里 。但胆固醇水平其实包括这三项指标

  • 总胆固醇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好”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高,身体患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疾病的风险越小 。
“坏”的胆固醇: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发生动脉硬化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这两个“坏”胆固醇的指数如果过高,就容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冠心病、脂肪肝等疾病 。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知道自己的各项胆固醇水平呢?
该怎么检查胆固醇?
想要了解自己的胆固醇水平,最准确的方法还是抽血检查血脂 。抽血检查后的报告单可以这么看:
胆固醇的检查及预防

文章插图
体检报告单
当我们拿到报告单的时候,主要要看【项目】、【结果】、【提示】以及【参考区间】 。
  • 提示出现↑的标识,表示结果数值高于参考区间的数值范围;
  • 提示出现↓的标识,表示结果数值低于参考区间的数值范围;
  • 提示区域没有标识,表示结果数值是处在参考区间的数值范围内,身体相关指标正常 。
ps.不过报告单上的参考区间是相对的,仅供参考 。应由医生对报告单的整体结果给出结论和建议,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来确定具体降脂的目标和方案 。
胆固醇的检查及预防

文章插图
什么人群,多久做一次抽血检查
  • 建议 20~40岁的成年人,至少每 5 年测量 1 次;
  •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 1 次;
  • 冠心病患者和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近亲属有早发性心血管疾病的病史),每3~6 个月进行1 次检查 。
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所说的“坏”胆固醇水平也不能太低,否则容易造成身体营养不良,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数过低,则需要考虑可能是肝脏功能出现了问题 。
一般来说,胆固醇都是通过饮食摄入体内,因此,拥有一个合理的饮食,对控制胆固醇来说,是非常有效的 。
这样吃,让胆固醇不超标
1、胆固醇不超标的普通人
  • 蛋类:每天40-50克(约1个鸡蛋,不用去蛋黄,整个吃掉就好);
  • 动物内脏:每月2-3次,每次25克(即半两)左右;
  • 动物性脂肪(比如猪油、牛油、肥肉):少吃或尽量不吃,使用植物油烹调,每日摄入量在25-30克 。
除此之外,多吃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的食物,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尽量把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控制在每日摄入总能量的8%-10% 。
2、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但如果你是已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群,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则要控制每天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高胆固醇食物:
胆固醇的检查及预防

文章插图
总的来说就是:尽量少吃红肉(牛羊猪肉)、动物内脏、全脂类食品(奶酪、黄油、奶油等),以及加工甜点(奶油蛋糕、甜品派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