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症状及检查、治疗

乙肝,至今仍然是困扰我国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据《2020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我国40种法定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数在乙类传染病中排第一,报告死亡数排第四 。病毒性肝炎中,乙肝的发病数及报告死亡数都高达80%左右 。
因此,了解乙肝的症状及诊疗,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关于乙肝的那些事 。

乙肝的症状及检查、治疗

文章插图
乙肝病毒是怎么传播的?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引起的 。乙肝有三个重要的传播途径:
  • 血和血液制品传播(包括破损皮肤的粘膜接触)
  • 性接触传播
  • 母婴传播
想要远离乙肝,就要阻断这三种传播途径:
  • 不轻易接触他人血液、体液,尤其是皮肤破损部位 。
  • 不与他人共用牙刷、毛巾等个人生活用品及注射器等医疗用具 。
  • 不轻易与他人发生性行为 。发生性行为时,也要做好安全措施,如戴避孕套等 。
  • 怀孕前后,进行专业的体检 。
  • ……
除了阻断传播途径外,注射乙肝疫苗也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婴幼儿及15 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 。(如医护人员、与乙肝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等)
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 3 针,分别在0、1 和 6 个月时各接种一针 。乙肝疫苗不是终身免疫的,抗体在3-5年内可能会消失,所以建议大家在接种疫苗3年左右,要前往医院检查乙肝两对半,根据情况补种疫苗 。
乙肝的症状及检查、治疗

文章插图
由于乙肝疫苗接种后,至少需要一个月后才能起到保护效果,并且因为乙肝的症状没有明显特点,所以在接触过他人血液、高危性行为等情况后如果出现:乏力、容易疲劳、食欲下降、睡眠下降、头晕、尿黄、轻度发热、黄疸、肝区不适或轻微触痛等 。建议马上前往医院「消化内科」或「内科」检查明确诊断,然后针对性治疗,防止变成乙型肝炎或无症状的慢性病毒携带者 。
确诊乙肝要做什么检查?
首先要进行乙肝五项检查来确定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如果检查结果显示感染了乙肝病毒,那么就还需要进行肝功能和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查以及腹部彩超等相关检查,以此来确定乙肝的治疗方案 。
乙肝五项
乙肝五项也叫乙肝两对半,通常用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乙肝病毒 。
其中包括:
1、乙肝表面抗原(用HBsAg表示)
2、乙肝表面抗体(用HBsAb表示)
3、e抗原(用HBeAg表示)
4、e抗体(用HBeAb表示)
5、核心抗体(用HBcAb表示)
1、怎么查
任一时间前往医院进行抽血检查,不需要空腹可以正常饮食,但是要注意检查前一天不要吃药,尤其是对肝损害的药,如解热镇痛类、激素类的药物,并且在检查前不能饮酒 。(如果需要同时完善肝功能的检测项目,就需要第二天早上空腹进行检测 。以免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
乙肝的症状及检查、治疗

文章插图
2、怎么看
● 乙肝表面抗体、乙肝病毒的e抗体、核心抗体(2、4、5项指标)同时呈阳性的患者,表示已经有抗体,只需定期复查,不需要再接种乙肝疫苗;
● 小三阳(指标1、4、5呈现阳性)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需定期复查 。
● 大三阳(指标1、3、5呈现阳性)患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且需要定期复查;
注:
HBsAg(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检查正常值为0-0.5ng/ml;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