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炎热,湿度大 。一天到晚动则出汗,特别是小孩子,满头大汗是经常的 。津液消耗大,我们需要一些汤水来补充 。白开水是首选的 。我家孩子们出门时,不论是去上学或者玩耍,我都会用她们的保温壶装好一壶的温开水,不管冬天还是夏天 。
温开水接近人的体温,清淡而平和,有益于人体的消化系统 。特别是当孩子们运动量大,出汗多的时候,温开水不单能提供水分保护脾胃,还能护好心脏 。广告里那种对着一大瓶冰饮料仰头牛饮的做法,容易伤害脾胃,心脏也要加班加点工作来维护血液温度 。本来运动后心脏就负荷大,喝水方式不正确再加重心脏压力的话,小心脏真的易受累 。
除了白开水,米油、茶也是可以的 。中医的喝法是不渴不喝,喝必小口 。再渴,也记得慢慢地小口喝 。朴实的古人做什么事都那么的优雅 。
以上的补水都比较清淡,那在这样的湿热天气里,还有什么好喝的汤适合全家人喝的呢?既可以去湿热,又可以滋阴补液的汤水,适合夏秋喝的,就是我们客家人常喝的生地土茯苓汤了 。
上次我分享了徐文兵老师讲的抗疫中药材,其中第一个是五指毛桃,另一个最常用的就是土茯苓 。土茯苓甘淡而平,归肝、胃经,是利湿的中药排行榜里能够排前几位的 。它比较特别的是能去脾湿,能入络 。
从皮肉筋骨的角度,身体可以分为最外层的皮(表),中间层的肉和筋(中),然后是最里层的骨(里) 。有些药材只能达到皮表的程度发挥作用,而土茯苓平和的能量可以深入到中焦,也就是中间肉和筋的位置,能祛更深层的一些不容易排出来的湿 。所以说土茯苓“能去脾湿,湿去则营卫从而筋脉柔,肌肉实而拘挛痈漏愈矣” 。
湿气在脾的话,人容易腹胀、困倦、不爱吃饭、不口渴、大便量少而稀烂等等,这些情况就可以用到土茯苓 。

文章插图
土茯苓原植物是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长在山上,它的藤一样的枝叶到处伸展,而土茯苓的能量在人体也是一样,搜剔湿热之蕴毒,能深入百络,治疗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症 。最厉害的是它可以解水银、轻粉毒,还能治梅毒 。
简单地说,就像是小型的除湿机,在身体经络里辛勤地走窜,把中间肉和筋位置的水湿垃圾搜刮出来排出去 。但它只是去湿,“此药长于去湿,不能去热” 。
土茯苓的药用部位是干燥根茎,又叫山奇粮,冷饭团,禹余粮(江苏、浙江),土太片(江西),客家人称硬饭头 。传说大禹治水时挖过土茯苓充饥,因此也叫禹余粮 。我老爸出生在50年代,他在七八岁的时候遇到全国闹饥荒,也去山上挖过土茯苓吃 。
我们小时候到了夏天摘花生的节气,相当于现在小暑大暑前后,家里就会开始用土茯苓熬汤,最常搭配的是生地,熬一大锅的生地土茯苓猪骨汤,这汤从夏天到秋天都很经常喝 。一是为了祛湿补津液,二是可以预防孩子们长皮肤上的肿毒 。
生地,也就是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 。可以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 。
中药里面有“地”字号的,地龙、地肤子、地骨皮,都像土地的阴性能量一样,沉稳冷静,偏寒偏凉 。生地质地重,就像夏秋阴天那种凉雨,是降温那种寒,而不是冰天雪地那种寒,凉雨把整个身体的节奏从热气腾腾的状态拉回来,及时补充津液 。
生地搭配土茯苓,就像是下凉雨前吹过清风,先把体内的湿啊毒啊排一排,再来场凉雨润一润 。然后身体就感觉通透了,滋润了,能安稳下来了 。
- 一样是土豆,为啥我们吃土豆丝,歪果仁吃炸薯条呢?
- 十大显LOW的设计风格一定要避开 装修风格如何避免土气
- 土狗那么多优点又忠诚,为什么大多数人看不起土狗呢?
- 陈皮和茯苓泡水的功效与禁忌
- 农村土地征收相关规定 农村土地征收标准
- 茯苓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注意事项
- 茯苓蜜的作用与功效
- 牢记3放3不放搭配做法 土鸡汤怎么炖好喝又营养
- 土豆 马铃薯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注意事项
- lazada本土店怎么绑定银行卡?本地店怎么开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