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很香,但是中成药更香 。所以能用中成药治好的病,就尽量推荐中成药,我知道熬药不容易,我烧糊的那几个锅就是最好的证明 。
补中益气丸不是啥稀奇的药了,学过点儿中医的人都知道,这药补气的,气虚的时候吃的 。然后呢?还要啥自行车?但其实补中益气丸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实在太多了 。随便说几个病名: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慢性支气管炎,尿血,崩漏,子宫脱垂,脱肛,慢性腹泻……你感觉和气没啥关系的病,结果补中益气丸都能治 。这不是神奇,这就是中医 。

文章插图
先来看看补中益气丸的组方:炙黄芪、升麻、柴胡、炒白术、当归、陈皮、党参、炙甘草、生姜、大枣 。
“炙黄芪甘温补升,善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党参甘补而平,善补中益气,兼能养血;炒白术甘补扶正,苦燥利水,善补气健脾、燥湿助运;炙甘草甘平偏温,既益气补中,又调和诸药 。陈皮辛散苦降而温,善理气健脾开胃,以防补药停滞;当归甘补辛散温通,善补血和血,以利中气化生;大枣甘温,善补中益气;生姜辛微温,善温中开胃 。柴胡苦辛微寒,轻清升散;升麻辛微甘性凉,升散清泄 。二药合用,可助黄芪升举下陷之清阳 。
全方配伍,补中兼升,使中气得健、清阳得升,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故善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诸病证 。”
好吧,罗列一下症状,你们对号入座就可以了:
1、要么瘦要么胖,要么没肌肉要么肌肉松软,眼睑下垂,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干啥啥没劲,吃啥啥不香(也有香的,比如我) 。
2、经常头晕眼花,视物模糊,记忆力衰退,四肢无力,睡眠不安 。
3、有些人会长期低热、潮热,或反复口腔溃疡 。
4、易感冒、咳嗽,抵抗力弱 。周围谁生病都能传染给TA 。
5、要么没食欲,要么饭后腹胀、痞满,消化不良 。
6、经常出现尿血、崩漏、月经淋漓不尽,便血,胎漏下血 。
7、容易劳累,劳累后会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 。
8、大便无力,便秘,越刷抖音越拉不出来 。或久泻 。
9、女子白带多,男子遗精,或勃起无力 。
10、舌淡红、苔白,或舌胖大有齿痕 。脉虚弱 。
与此对应的病名就实在多了,稍微列举一下:反复感冒、慢性尿路感染、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肾脏下垂、重症肌无力、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尿血、前列腺肥大、尿潴留、内痔便血、慢性盆腔炎、视网膜炎、过敏性鼻炎、口腔溃疡、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小儿消化不良、盗汗、腰酸、腹泻 。
病名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病都是由于气虚气陷引起的 。所以你们只要对照上面的症状,舌脉,即可对证治疗 。不用管病名,病机只要一样,就可以异病同治 。
我曾经用补中益气丸治过一个最离谱的案例,就是我同事眼睛里长的一个增生物,这个增生物类似乳头,长在她的眼球眼白处 。我当时也是初学中医不久,哪儿会治疗这种奇怪的病啊 。她之所以找我,是西医对这个东西也没办法,就让她滴眼药水,可是根本没用 。
所以她来找我,也算是病急乱投医了 。我没办法,只能按照中医的整体辨证论治思路,给她从头到脚问了个遍,最终的结论是气虚 。我就给她推荐了补中益气丸 。结果她吃了两瓶后,身体气虚的情况大为改善不说,眼睛里的白色乳头也消失无踪了,她都不知道啥时候没的 。
后来我想,眼白处归肺管,应该是她中气不足,导致肺气虚弱,才长了这么个增生的小肉球 。后来肺气充足了,这个小肉球也就慢慢地被代谢掉了 。你们瞧,是不是只要病机抓住了,不用拘泥于病名?否则治眼睛,再怎么也想不到用补中益气丸啊 。
- 桂枝茯苓丸有哪些功效?
- 安宫牛黄丸别乱吃,尤其是在冬至!
- 黄氏响声丸能治风热感冒、咳嗽
- 防风通圣丸治外寒内热引起的荨麻疹医案
- 胆小怕黑,易受惊吓,不敢独睡?试试安神温胆丸!
- 中成药“独活寄生丸”治愈多年腰疼医案分享
- 牛黄解毒丸有副作用?怎样吃才安全有效?
- 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该怎样正确服用?
- 归脾丸竟然治好了我的唇炎
- 六味地黄丸有哪些副作用?哪些人不能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