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7.《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此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 。全词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对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栩栩如生,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极尽传神之妙,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后人对此词评价甚高,尤其是“绿肥红瘦”一句,更为历代文人所欣赏 。
明代徐伯龄《蟫精隽》:当时赵明诚妻李氏,号易安居士,诗词尤独步,缙绅咸推重之 。其“绿肥红瘦”之句暨“人与黄花俱瘦”之语传播古今 。

文章插图
8.《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 。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全词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它以女词人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以悠闲的游兴始,中经溪亭玩醉,急切回舟,误入藕花,最后惊起鸥鹭,全词最后一切都统一在白色鸥鹭苍茫暮色的大自然景色之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 。动作和情绪,起伏变化,很富于节奏感 。词人把瞬时的神情,瞬时的动作,瞬时的音容,瞬时的景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幅极富立体感的、永恒的生活画面 。

文章插图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20首经典宋词,李清照的诗词你读过几首?】9.《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此词描述少女的天真情态,上片写主人公下了秋千以后的情景,下片写主人公在来客忽至的羞赧情状,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 。全词语言通俗,风格明快,节奏轻松,是李清照早年的代表作 。
明·钱允治《续选草堂诗馀》卷上:曲尽情悰 。

文章插图
10.《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暗淡轻黄体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
此词盛赞桂花,以群花作衬,以梅花、菊花作比,展开三层议论,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 。全词自始至终都像是为桂花鸣不平,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幽怨之情,风格独特,笔法巧妙,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颇得宋诗之风 。
李清照的这首咏物词咏物而不滞于物 。或以群花作衬,或以梅菊作比,或评定古人,从多层次的议论中,形象地展现了她那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 。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 。这首词显示了词人卓尔不群的审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
- 新冠疫苗 第一针和第二针成分一样吗
- 历史上我们中国第一条铁路都有哪些?
- 坐飞机最全攻略流程 第一次乘坐飞机注意事项
- 第一学历的概念是什么 用人单位看重第一学历还是研究生学历
- 如何选择很重要 25-35岁是改变人生的第一个重要阶段
- 【标题优化篇】第一次拿出来分享
- 安全手抄报全国第一名 安全手抄报图片大全内容
- 喝水喝错伤脾?春季早起第一杯水怎么喝?
- 受寒了怎么办?吹风机来帮忙!
- 丹东哪里看事厉害 丹东哪里的风水最好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