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到了,农历新年的脚步就更近了 。对我们来说,过了小年,是真正开始掰着指头盼过年了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过年可不仅仅是那么短短几天的日子,而是从忙碌准备到翘首以盼到正式开始的一系列过程 。而处在当中的小年便是诸多节日串联而成的“过年”的开始 。

文章插图
在我老家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日是小年,又叫“灶神节“ 。关于小年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时期,崔寔(shí)《四民月令》记载:“腊明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刺贺君师 。”腊祭第二天就是小年,阖家团圆,家庭宴饮,向长辈敬酒,给老师和皇帝作贺词 ,还要燃放鞭炮,与过年无异 。从我记事起,在这一天家里主要进行两件大事:祭祀灶王爷和打坱尘 。

文章插图
一年到头,岁月蒙尘 。为了让灶王爷赐福,于是全家要齐上阵进行扫尘 。人们把小年开始到除夕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迎春之前要扫尘,“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用家乡话就是“打坱尘” 。于是吃过早饭,妈妈就开始分配“任务”了:我和弟弟负责擦家具,爸爸负责扫尘,妈妈负责清洗 。一直忙到下午,直到窗明几净,室内室外一尘不染 。这一天,到处都是欢欢喜喜搞卫生,家家户户迎新年的热闹气氛 。这种年俗据说在宋代已经形成,人们除垢务尽,把一切“霉气“、”晦气“和”穷气“统统扫地出门,祈求来年好运 。

文章插图
白天弄完卫生,傍晚就开始祭灶神啦 。
相传灶王爷每年在这天要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善恶 。所以,家家户户要把室内打扫干净,摆上灶糖,“贿赂“灶王爷,让其多说好话 。灶,造也,创食物也 。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 。后来玉帝将其职责扩大,还要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 。晋代周处《风土记》记载道:“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 。”

文章插图
我们跟在大人后面来到灶房,中间摆上桌子,桌上供着着江米条、麻枣、麦芽糖和水果,然后一起面向灶王爷画像敬香,嘴里念念有词,祈愿灶王爷降下福祉,保佑一家人来年行大运,交好运 。灶台正面墙上都贴有灶王爷画像,经过一年的烟熏火燎,已经发黑变脏 。于是就把旧像揭下,拿一块麦芽糖或年糕糊住其嘴巴,寓意“嘴甜“,然后塞进灶膛里烧掉,以便灶王爷能够“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最后,妈妈便把一大盘子果品分给大家,但最后基本上都被我和弟弟吃了,正是”吃了灶果果,脚骨健健过“ 。这些灶果又黏又甜,寓意幸福好运绵绵甜甜 。
多年前,听到一首北京地区的童谣唱到:“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屋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北方人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每天都在为过年张罗着,让房子更明亮,让食物更丰富,让远行的人有个温暖的归宿 。

文章插图
【小年两件大事祭祀灶王爷和打坱尘 什么是小年】不管是腊月二十三,还是腊月二十四,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都是小年 。日期存在差异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年俗的传承,对美好的期盼,对家人的思念,对亲朋的祝愿 。
- 注定能发达成大事的男人面相有何特点
- 2021年4月4日是什么日子
- 2021年小年最新祝福语
- 一看就是做大事的女人面相 做大事的人是什么面相
- 成大事干事业的女人面相
- 医院暖心服务口号 医院满意服务活动口号
- 2022年4月29日黄历大事勿用的时辰
- 小年是腊月23还是腊月24
- 2021年2月4日小年搬家不吉利
- 小年夜心情不好的说说 开心小年夜的说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