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到时是犯了什么错 方孝孺被株十族的历史真相

公元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崩,传位于皇太孙朱允炆,及嗣位,始削藩 。时燕王因反,大破京师,继位,改元永乐 。燕王棣,太祖第四子也 。称帝,遂灭先臣,诛方孝孺等十族,擅改太祖实录,以正师名 。然数百年后,无人不知其反事 。犹当朝,史可改削,民非愚钝,虽不敢娓道真语,亦有人录书功罪,昭于后世 。
相信很多的朋友都听过古代的有一种刑罚叫“株连九族”,这个刑罚本身就已经非常的残酷,可谓惨绝人寰,灭绝人性 。但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位被株连十族的人,他就是被称为“明代最后一颗读书人的种子”的方孝孺 。
方孝孺到时是犯了什么错 方孝孺被株十族的历史真相

文章插图
方孝孺
方孝孺,浙江宁海人,字希直,又字希古,明洪武年间蜀献王聘他为世子的老师,因其书房名为“正学”,故人称“方正学” 。
那么关于方孝孺被株连十族的故事,要从公元1399年(建文元年)说起 。
一、起因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所有儿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其本意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们能够拱卫京师,抵御外敌,守土拓疆 。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又因太子朱标早逝,所以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
方孝孺到时是犯了什么错 方孝孺被株十族的历史真相

文章插图
建文帝 朱允炆
然而随着天下逐渐稳定,藩王势力日益膨胀 。建文帝感觉诸位藩王对皇权威胁过大,遂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了一系列削藩措施 。与此同时,又在北平燕王府周围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朱棣 。
方孝孺到时是犯了什么错 方孝孺被株十族的历史真相

文章插图
燕王 朱棣
二、经过面对亲侄子举起的屠刀,戎马一生的燕王朱棣朱棣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打着“清君侧”的口号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
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讨伐,而建文帝朱允炆始终过于年轻,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 。而朱棣不愧是久经沙场,带领燕军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并且乘胜进军,最终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南京)
?三、结果整个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 。战乱中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有人说他于宫中自焚死,也有人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 。总之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但是这国不可一日无君,更何况朱棣本身就想自己当皇帝,只不过一直缺少了一个正当的理由,于是他就找来了翰林侍讲方孝孺,帮他起草一份新皇继位的诏书 。
但是这方孝孺,原本就是朱允文身边的心腹重臣 。之前起草的那些讨伐朱棣的檄文,都是出自方孝孺的手笔,并且在那些檄文里面,方孝孺把朱棣骂的那是猪狗不如,狼心狗肺,现在却让他回过头来帮着朱棣写起草的诏书,为朱棣歌功颂德,这怎么可能呢?
但是这方孝孺见到了朱棣之后,还是拿起了笔,只不过他写下的却是“燕贼篡位”这四个大字 。
方孝孺到时是犯了什么错 方孝孺被株十族的历史真相

文章插图
明成祖 朱棣
这把朱棣给气的牙直咬牙,于是朱棣对着方孝孺说:“我再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你还是不写,我就诛你九族” 。
但是当时方孝孺,可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见朱棣的,于是呢,他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说了一句:“你就是灭我十族又如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