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不器,如何做到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 二 )


文章插图
②如何做到"不器"?
凡人主观性强,常以本能和经验为认知手段,停留在"器"的层面,但君子不可以 。
君子是懂得深度思考,简单又深邃的人,不应拘泥于事物的表象和方式,应当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和目的 。君子不能像常人一样受困于肤浅的认知,应当去思考和领悟深层的规律,从而达到"道"的境界 。君子看到的是现象,认知的是本质 。
如此,君子不囿于眼前表象,则为"不器",不器则通,通则达,可发挥更多、更大作用 。
兵为下策 。战事来临,君子要思考的不只是打赢和止损,更应思考战争背后的原因和动机,反省己方无法止战的原因,从而最大化避免战争,或不战而屈人之兵 。其本质就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君子懂得思考和贯通,并把它用到政治、民生、纳贤等各领域,一切尽在掌握 。

何为不器,如何做到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3.君子不器,永无止境道,不依主观意识存在 。规律虽是客观的,但人类在思考、认知过程中必是客观入主观,已掺入了主观因素 。就是说,人类对"道"的认知只能无限接近真相,而不能完全等同真相 。认知的客观程度,也反映了"不器"的境界 。
本是一体,即便是君子,因角度、立场、阅历、性情和学识不同,观察的切点不同,思考的方式不同,认知结果就会有偏差 。我们认知的"客观",与现实中的"客观"并不等同 。
吃苹果要不要削皮?甲专家认为削皮,皮中有残留农药;乙专家认为不削皮,皮中富含维生素 。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例子 。
苹果还是那个苹果,真相还是那个真相,但是,不同人的认知发生了偏差 。
实际上,君子也无法完全摆脱"器" 。认知偏差会导致变通偏差,变而不通,则君子不达,又如何做到"君子不器"呢?所以,君子的认知思维要超脱格局,追求永无止境,从而达到最接近"道"的境界 。

何为不器,如何做到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小编结语天地众相,大道无形 。本为一体,形的表象是"器",对应的是"物";形的背后是"道",对应的是"理" 。礼,载于器,关乎道 。
朱子所言"博学"也是表象,所言"变通"才是本质 。君子要有思想,有境界,不拘于万物色相,摆脱世俗格局,以客观的深度思考去认知世界,从而达到最接近大道的境界 。
两个关键点: 思考力的深度,去主观化的程度 。如此,君子可摆脱"器"的拘囿,不惑则通,通则达,大业可成 。此所谓"君子不器" 。
道,是人类思维认知的深度探索;器,是芸芸众生的生存所需 。生活保持"器"的心态,做事学习"不器"的思维 。做不到"不器",成不了"大器",做个洒脱的"小器"也不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